2023年3月26日广州三中高二学生来到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参加研学活动体验课。研学活动作为学生课堂的延伸,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在本次研学体验活动上,同学们来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参与了多场体验活动。通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王娅老师和何文猛老师讲授示范课、助教老师带领参观珠海市重点实验室等,深度了解了专业培养、行业前沿,实地体验了生动的课程教学和环境。
同学认真听老师讲解
同学们首先来到了T8-503化学实验室参观。在这里,王娅老师以分析化学之光谱仪器分析法为讲座题目向同学们讲述了如何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检测与分析。王娅老师先是以光谱仪器分析可以做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切入点,介绍了常用的两个光谱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在第一种分析方法中,物质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不同数量的紫外线和可见光。而在第二种分析方法中观察到的量子力学能级是分子振动的能级。在随着对光谱分析原理的深入讲解,王娅老师以微波炉加热食物作为例子讲述了如何通过水分子转动产生摩擦力从而去生热。在此次体验课上,同学们积极与老师互动并主动提出问题并活跃了学习氛围。通过王娅老师的讲解,了解了光谱分析在各个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娅老师
在同学们体验完化学实验室的活动后,何文猛老师接着在T8-501食品加工实验室带领大家体验了与食品生产与消费息息相关的食品鉴赏活动。何文猛老师先是介绍了在食品行业中,感官评价已被用于评估产品质量,如苦味、甜味、香气或质地并且它所提供的感官信息在新产品开发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随后何文猛老师播放了一段食品感官在市场上的应用性的视频以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紧接着,何文猛老师详细讲述了感官分析的流程。食物感官分析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人类对食品的反应。被感知的感官包括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它们被用来评价食物的重要特征,如外观、香气、味道、质地、声音等。何文猛老师在最后总结到感官分析集成了许多不同的科学,以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感官特性和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反应。
何文猛老师
在两位老师的课程讲解结束后,同学们参加了分析化学实验和食品鉴赏-感官评定体验互动课。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们掌握更深入的知识,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在分析化学实验体验互动课中,在助教老师的讲解后,同学们都动手体验了不同类型的实验。老师们通过科学实验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面对这一未知领域时,科学实验深深的吸引他们并满足了他们好奇性,在积极询问背后的原理后自己动手操作,做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
同学参加分析化学实验实验课
随后同学们参与到了食品鉴赏-感官评定体验互动课中。助教老师提供了咖啡和可乐的六种样品去支撑此次的三角实验。在品鉴活动中,同学们利用感官仔细的品鉴了每一个样品并且完成了问卷。
同学参加食品鉴赏-感官评定体验互动课
在此次研学活动结束后,老师给每一个同学颁发了证书并在实验室前完成了合照。该活动意在加强高校与高中的联系,进一步推进接待优质高中学生研学的服务,促进高中学生明晰奋斗目标、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内在潜能、科学规划升学路径、聚力备战高考。让更多优秀学生迈进UIC,成就美好人生。
老师与同学合影
文 |陈语欣、王诗琴(FS 20级学生)
图 | 徐宪莉
编辑 | 张可欣
审阅:徐宝军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