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思想,强本领,办实事”主题团日 ——校友分享会&青团制作

青团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据考证大约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当作春天到来的“味道”。每到花红柳绿,草长莺飞,必是又到了吃青团的时刻。青团用“团圆”的方法制作,强手眼协调控制的能力,不仅拓展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而且在制作青团的中体验清明节日习俗,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2022年4月7日上午,理工科技学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称FST)与2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团支部共同举办了以“拓思想,强本领,办实事”为主题的青团制作活动以及校友分享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师生们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在FSTer的手下,糯米粉,粘米粉与青汁的激情碰撞产生了绵糯的青团面皮。一口咬下去外皮软糯富有弹性,再品到三种馅料(红豆沙,咸蛋黄,芋泥)各自的风味,甜而不腻,满口生津。

 

“捣青草为汁,和粉为团,色如碧玉”。将馅料放入面皮后将其揉成球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咸蛋黄馅(本身为球状)不易失败,红豆沙与芋泥馅可是重灾区,多次发生馅料外逃事件……为了区分各自的青团,大家还给自己的青团做上了特殊标记。为确保食品安全,大家在制作之前都佩戴了帽子与手套,制作途中场面一度十分热闹。

 

继青团制作工艺体验活动后,4月7日中午,FST校友分享会于T8-501举行。恰逢阅读周,FST大四学长学姐及优秀毕业生为FST在校本科生们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分享会,可谓干货满满。此次分享会由2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团支部书记邢铭育主持。

2022届学生张天宇

分享会伊始,食品科学与工程2022届学生张天宇讲述了他申请海外研究生以及收到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等学校录取通知书的经历。张天宇学长曾担任美丽中国UIC校园大使主席,Dream Safari慈善公益社副社长,新冠防疫志愿者。他用自己切身经历告诉学弟学妹探究社会实践的必要性,激励学弟学妹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奋进。

2017届毕业生罗悦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7届毕业生罗悦学姐介绍了在毕业后申请到了美国罗格斯大学(位于新泽西州)的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在完成规定课程后成功转到了博士项目的经历。最后她还鼓励学弟学妹多注重本科知识的积累,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FYP和留学方面的内容和知识,可以多多和她交流。

2021届毕业生黄开元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1届毕业生黄开元学长分享了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分析化学研究生的经历,以及在UIC如何提升GPA的方法。他表达了对UIC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热爱与肯定,并决定在毕业后回到UIC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做研究助理。

2021届毕业生陈彦羽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1届毕业生陈彦羽讲述了毕业后在香港浸会大学读化学研究生的经历。他介绍了在读书期间兼职运营涠洲岛偏安一隅小院客栈和涠洲岛朴予林隐美墅的商业经历,鼓励学弟学妹尝试探索新领域。

2018届毕业生刘东城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8届毕业生刘东城分享了自己毕业后赴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UIC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方向和毕业后就职于广州质检院毒理实验室任检验员的经历。最后分享了他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方向。

2022届学生王鸣鹤

现已斩获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塔夫茨大学(带奖学金)、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等多名校offer的食品科学与工程2022届在读学生王鸣鹤向学弟学妹分享了科研和社会实践对于申请的优劣势,并向学弟学妹提出“摆正心态”的观点。他希望学弟学妹端正求学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同学们认真聆听学姐学长的经验分享

大合照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文字:邢铭育(FST大二) 程钧莹(FST大一)

照片:梁钧(FST大二)

排版:程钧莹(FST大一)

编辑:蒋茹

最后更新:Apr 1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