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公布,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学子在本次比赛中表现突出,来自金融数学、统计学、数据科学等专业的5支队伍荣获国家二等奖。下面就跟随我们一起,了解下获奖团队的竞赛历程和感悟吧!
国家二等奖、广东省一等奖获奖团队专访

左起:周楚、庆天豪、王嫣然
我们团队由三名成员组成,队长有美赛、华中杯等赛事的参赛经验,能在关键环节给出有效指导,另外两名队友都是首次参与数模比赛。虽说是新手,但其中一位队友熟练使用Overleaf的技能,为论文排版提供了不少便利。
比赛时,我们采用传统数模比赛中明确的分工模式,但我们三人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沟通。大家一起钻研选题,选择了偏数学解法的A题。在比赛过程中,不管是模型搭建还是数据处理,每个人都主动参与、深入思考,对整体模型有着清晰且深刻的理解。
过程中遇到疑问,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一起讨论、合力解决,没有拖延和内耗。这段一起熬夜钻研、互帮互助的经历,不仅让我们顺利完成了比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左起:吴禹尘、黄奕筝、段耀萱
从开始准备数模,到国赛三天的比赛,这段时间我们收获了很多珍贵的经验。过程的确很难,也很富有挑战,但很幸运的是,在队友的互相陪伴与鼓励下,大家都坚持着,一起讨论、修改与打磨,一切都按着最初的时间计划推进着,我们也在最后截止日期前完成了比赛任务。成功提交那一刻的如释重负和欣喜是难以言表的。团队“并肩作战”攻克难题的感觉很棒!这次获奖真的很幸运也很意外,它既是对我们团队努力的肯定,也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将怀着兴奋与感恩,在未来继续努力。

左起:罗梓晴、刘潇、寇祎然
这次数学建模国赛,国二的成绩对于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份始料未及的惊喜。
我们三人小组是在今年暑假刚组建的团队,三个成员都并不算拥有丰富的数模经验,以往也未在数模比赛中取得过亮眼的成绩。但团结与努力成为了我们解锁机遇的钥匙。赛前,我们通过一个暑假的学习来弥补自身数模知识积累的不足;赛中,我们通过合理的分工与紧密的合作,让每个人都发挥出了最大的潜能。我们以及其他BNBU参赛者都在这次比赛中全力以赴,凌晨的金融实验室灯火通明,思维碰撞的火花与焚膏继晷的代码编写共同为我们小组、以及今年BNBU数模的优异成绩提供了最有力的注脚。
数学建模是一项非常考验学习能力的工程,本次数模比赛我们小组在获奖之余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愿我们能秉持这份学习、理解、实践的方法论,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求索更多,收获更多。

左起:曾屹龙、左昊霖、邹星驰
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我们团队深感兴奋与荣幸。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是我们数月持续努力、挑战自我的最佳证明。
我们衷心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指引我们跨越了无数难关。更要感谢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在无数个研讨的夜晚,我们以“求同存异”的姿态,将分歧化为合力,凝聚了强大的战斗力,这是我们成功的核心。
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协作的力量与数学的魅力。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带着这份激情与收获,保持自信乐观,同时以谦虚好学的姿态,继续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勇攀更高的目标。

左起:张心睿、许伊琳、颜颖岚
大家好,我们是来自金融数学专业的“三朵金花”。在两次竞赛中,我们都选择了偏向统计建模的 B 题。我们个人的能力可能不是特别出色,但凭借着团队合作,我们实现了 1+1+1 > 3 的效果,最终斩获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由于我们三个人是p人,所以我们用了 Google Calendar 制定了详细的每日计划并相互督促,以推动任务的严格执行。我们强烈推荐在建模过程中利用 Google Drive 进行协同编辑,并使用 LaTeX 撰写论文。最后,衷心感谢 Color姐赋予论文的高格调排版、Dr姐成就代码的高水准效率、队长姐构建模型的高层次深度,以及最重要的人——宋老师、曾学长和所有前来投喂的亲朋好友们。没有你们,就没有如今的我们,感恩!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称国赛)创办于1992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认可度最高的数学建模类竞赛。2025年,来自全国及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837所院校/校区、68311队(本科61463队、高职高专6848队)、20多万人报名参赛。此次比赛,BNBU理工科技学院共组织全校212支队伍参赛,其中来自全校共13个专业的173支队伍获奖,共斩获:5项国家二等奖、20项广东省一等奖、28项广东省二等奖、70项广东省三等奖,以及55项优胜奖。斩获广东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数量均创BNBU历史新高,位列全省第五,合办高校第一。
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