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杰出学者讲座:李士明教授深度解读功能性食品

2025年10月21日,李士明教授应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理工科技学院生命科学系邀请,作题为“功能性食品中生物活性植物化学物质的解析”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助理教授罗悦博士主持。

李士明教授现任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教授,先后于南开大学获学士与硕士学位,并在美国罗格斯大学取得食品科学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食用植物活性成分与功能性食品研究,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中、美、日专利20余项,连续四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并于2023年当选美国化学会会士。

李士明教授

在讲座中,李教授指出,功能性食品是一个涵盖膳食补充剂、强化食品及医用食品等多类型产品的综合性概念。近年来全球市场增长迅猛,其增速位居食品相关品类前列。在这一背景下,功能性食品的研发需兼顾“食品属性”与“功能属性”。

针对功能性食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李教授强调,约90%的常见疾病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而功能性食品中的多酚类等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潜力。他以黑巧克力、咖啡为例,阐释了其中多酚、绿原酸等功能成分的作用机制,并提醒公众理性看待功能性食品,关注成分含量与配比,避免盲目追求高剂量。

学生积极提问

在提问环节,学生积极互动提问。有同学问及代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李教授回应,目前大多数代糖属于“一般认为安全”类别,但长期影响尚不明确。另一位同学询问功能性食品对缓解慢性炎症的作用,李教授指出,水果蔬菜中富含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同时建议青少年减少代糖摄入,多选择天然食材。

徐宝军教授向李士明教授赠送BNBU纪念品并合影

师生合影

在讲座尾声,生命科学系主任徐宝军教授向李士明教授赠送BNBU纪念品,并合影留念。整场讲座内容详实、深入浅出,为在场师生带来了对功能性食品更深刻的认识与启发。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来源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文 | 章淇惠(FS 24级学生)

图 | 徐宪莉

编辑 | 张可欣

审核 | 徐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