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第49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亚洲区域赛香港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举办。本场比赛由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承办,吸引了来自超过6个国家/地区的149支正式队伍参赛,共计产生15个金奖、30个银奖和43个铜奖。
经过五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北师港浸大(UIC)理工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系2022级学生关越、2023级学生杨博涵、齐湘儒三位同学组成的“West Lake Fish in Vinegar Gravy”(西湖醋鱼)队脱颖而出,荣获铜奖。
参赛队伍合影(左起:UIC-ACM学生教练李欣泽,获奖队伍成员关越、杨博涵、齐湘儒)
第 49 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亚洲区域赛香港站铜奖奖牌及赛时座位牌
团队表现与分享
在本次比赛中,“西湖醋鱼”队表现优异,最终取得区域第51名、院校第41名的成绩,荣获铜奖。队伍由三位经验丰富的参赛选手组成,在备赛阶段通过频繁的虚拟比赛(VP)训练,不断提升团队的解题能力和配合默契。正式比赛中,“西湖醋鱼”队凭借稳定的解题效率和较高的正确率,在解题数相同的队伍中罚时排名第二。
获奖队员表示,队伍得到这块铜牌离不开学校的辛勤培育和团队成员这一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往多次VP训练出来的题感在这次比赛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厚积薄发最终拿到了铜牌。非常感谢教练和以及一起并肩作战的队友,希望ACM队来年都能够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杨博涵代表团队领奖(后排右二)
竞赛简介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ICPC),旧称ACM竞赛,是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经过50多年的发展,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之一。ICPC以团队的形式代表各院校参赛,每队由3名队员组成。比赛期间,每队使用1台电脑,需要在5个小时内编写程序解决8到13个问题,全面考察选手的算法、数据结构和编程技能,同时要求他们在高压下迅速分析、调试并高效协作。
UIC-ACM简介
此次参赛队伍来自于UIC-ACM算法竞赛校队,校队由计算机科学系组织,汇聚了一群来自不同专业的热爱编程和算法的同学。UIC-ACM的核心是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帮助队员们更好地备战各类程序设计竞赛,提升他们的综合编程能力和算法思维。未来,UIC-ACM将继续努力,冲刺更高的奖项,力争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队员的风采。
来源 | 计算机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