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世界环境日,UIC环科人在行动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计广泛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一个地球” (Only One Earth),呼吁各国采取有效行动,解决气候变化、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污染和废弃物这三大持续威胁着我们的地球的重大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地球的一份子,UIC环境科学专业也初心不改,一直在行动。

UIC环境科学专业教师团队和博士研究生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主任詹肇泰博士说:UIC环境科学的课程设计全面且广泛,对标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0个,我们老师的研究项目紧扣十四五规划中的五大关键词:生态、农业、绿色、碳中和与废弃物,研究范围主要在(一)生态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二)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利用、(三)环境技术与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四)环境污染物分析与毒理学方向,着力将学生们打造为新时代所急缺的综合性人才。环境科学专业在最近一年成立了“珠海生态环境数据跨学科研究中心”(Eco Data Hub)和“北师港浸大-珠海市观鸟协会联合横琴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积极为发展迅速的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全面

关于生态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副教授詹肇泰博士和助理教授李迅博士团队结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数据(RS)、数据库和地面数据进行生态相关的研究。詹博士于2021年获得了广东省长隆动植物保护奖,也是珠海市观鸟协会的荣誉会长,研究方向主要有生物多样性保育、鸟类生境使用、海草和海岸线生境变化、风水林生态和绿色商业管理。在过去一年,詹博士和他的博士研究生、本科研究实习生展开了三个省级和市级研究项目:分別是广东省高校科研平台重点专项领域项目(建设生态数据中心支持乡村可持续发展——以珠海市湿地鸟类生境利用为模型),珠海市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风水林原理在城市环境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珠海市典型海岸带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在去年11月,实验室主任吴志辉发现了珠海市鸟类新纪录长嘴鹬,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添砖加瓦。

李迅博士分析中国城市绿地(左)及詹肇泰博士研究鸟类生境利用(右)

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于国家需求,助理教授李迅博士近年的研究致力于建立城市生态价值的评价机制,利用特征价格模型来评价城市河流和河涌在住宅价格上所表现出的外部性价值,以及探索社会经济特征影响这些生态特征价值的机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构成城市“美丽”和“宜人”特质的具体因素。李博士目前主持一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平台和科研青年创新人才项目,研究三维空间特征价格模型评估城市绿地价值。

关于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利用研究

生物碳汇及水文状况的模拟与评估是助理教授王子键博士的主战场,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土-气-植物的水分与碳相互作用、区域性碳汇模拟、植物的极端天气应对策略和土壤污染治理。在过去的一年里,王博士在202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叉学科论坛获优秀成果奖,协同UIC副校长(学术)黄华雄教授参与了由中山大学戴永久院士牵头的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高分辨率陆面环境模拟与预测研究),并与北京师范大学绿色创新联合实验室一同调研广东省龙川县碳中和实验基地的筹备工作,以及研发一种新的农作物应对极端天气的工程方法。

王子博士(右3)等在龙川县调查碳中和实验基地

关于环境技术与废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强调“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就这方面阮华达教授作为环境污染治理专家、固废处理和利用的专家,和他的博士研究生团队开展了多个固废处理循环利用项目,在解决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变废为宝。目前已在生产洗涤剂、吸附剂、土壤固化剂、精油等环保产品,结合当前的碳减排、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研究,带领他的科研团队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阮教授研究开发“山茶油-有机废物循环”

关于环境污染物分析与毒理学研究

副教授李朝康博士和阮华达教授团队的其中一个研究重点是微塑料污染问题。微塑料是近几年的一个环境热点,受到广泛关注,阮教授和李博士致力探索减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危害的效途径。他们指导的学生曾获得珠海第一届大学生海洋环保论坛二等奖。


显微镜下微塑料的不同形状

助理教授郑国豪博士是英国能源研究所注册的特许工程师和特许环保员,也是注册环评顾问。郑国豪博士主要从事气候变化、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的研究。他最新的研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微塑料,以及如何通过使用生物催化剂将其从环境中去除。在过去的两年里,他在《总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论文,建立了生物修复和微塑料研究的国际网络。此外,他还获得一项用于降解微塑料的生物催化剂的研发的研究基金。


郑国豪博士研究通过无机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固定化酶降解塑料聚合物

综上,UIC环境科学专业扎根大湾区西岸,关注当前重大环境问题,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开展多方位的研究,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环境科学专业也致力于培养知识技能全面、综合素质过硬的本科生,到目前为止,环科校友中有75%拥有硕士、6%(30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5位在知名高校任教或当学术人员。近几年,环科本科生毕业后收获世界前50大学的研究生录取率超过90%,整体表现优秀突出。

文:李朝康、李迅、龚琴、阮华达、郑国豪、詹肇泰、王子键

图:李迅、阮华达、郑国豪、詹肇泰、王子键、吴志辉、赵子康

编辑/审阅:龚琴、詹肇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