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下午1时,由理工科技学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称FST)举办的2022年创意食品嘉年华在T8五楼拉开了帷幕。创意食品嘉年华活动作为课程《食品科学实验课》重要的组成部分,FST全体大三学生们发挥自己专业所长,将健康、美味和创意完美结合在一起,给体验者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和味蕾冲击。
“请带好口罩,测量体温正常并登记后,排队入场,全程戴好口罩。”在创意食品嘉年华活动的入口,工作人员耐心引导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有序进场。为配合疫情防控,此次活动对入场人员进行了限流,仅邀请了理工科技学部院长潘建新教授和FST部分师生参加。限流没有减退每一位“研发者”的热情,从产品的初创、到一次次配料比例的调整、口感的提升、产品宣传介绍,直到活动当天每一份作品几近完美的呈现,都体现了他们的尽心尽力和每一份期待。
向入场人员发放口罩
FST大三学生正在进行产品准备工作
本次创意食品嘉年华共有九个组的作品展出,仲夏慕斯、金秋芋桂缘、我行我素植蛋白蔬萃菌菇堡等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活动现场,各组的摊位排列有序,FST师生们被产品精致的造型、诱人的香气以及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想法所吸引,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去品尝自己心仪的创意美食。
FST大三学生对产品进行介绍
第一组产品:缤纷仲夏回忆。设计理念源于对热情缤纷的夏天的憧憬与回忆,炎炎夏日,少不了由白凉粉制成的清凉爽口的果冻。蜜桃乌龙茶和柚子茉莉花茶用于制作产品果冻主体,中间悬浮的果冻则由低糖燕麦奶制成。伴随三种洋溢着夏日气息的新鲜水果,以及水果麦片作为果冻底层。清新的果茶香、酸甜多汁的水果、香醇的燕麦奶和酥脆的麦片,是多种颜色、风味、口感的结合,旨在为品尝者带来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第二组产品:梯田。第一勺,是茉莉花的清香与茶的淡淡苦涩,晶莹剔透的棕绿宛如湖水,白色小花在湖中荡漾,温柔而治愈;第二勺,是多肉葡萄的香甜,清凉爽口,高饱和度的紫色,淡雅且诱惑;第三勺,是椰奶的浓郁和香醇,嫩滑Q弹,搭配富有嚼劲的椰果,口感丰富而有层次。一勺见底,茶味、果味与奶味的奇妙碰撞,降燥又解腻,仿佛置身田园,那一切的疲惫,就此抚平。
第三组产品:仲夏慕斯。仲夏之吻为你带来心动的感觉,百香果开心果与法式慕斯共舞,视觉和味觉都满是夏日的暖意。第四组产品:给你柠檬味的一拳。是柠檬的香气?是酥软的曲奇底托举着酸甜的柠檬酱与蓬松蛋白霜在舌尖碰撞。温热醇厚的红茶在旁静候,期待与您共度美好下午茶时光。第五组产品:金秋芋桂缘。柔滑芋泥搭配软糯米皮,佐以清香桂花,唇齿留芳,碰撞出金秋时节的奇妙缘分。炎夏里亦能品味秋高气爽!
第六组产品:我行我素植蛋白蔬萃菌菇堡。你是否还在为自己是素食主义者而尚未品尝到汉堡的味道而感到遗憾呢?你是否还在因为减肥期间而无法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而感到沮丧呢?那就快来尝一个美味又健康的素食小汉堡吧!一个小汉堡的重量仅38.5克,热量仅有45千卡!不用担心吃不完而浪费,不用担心吃多了而发胖!它的口感与味道和真实的汉堡相似度可达百分之九十九,既让你收获了健康的饮食又让你得到了品尝美食的快感!第七组产品:紫金燕麦饼。当薰衣草的紫色遇上向日葵的金色会让你的味觉产生怎样的反应?简单而又平凡的食材,却创造了出乎意料的美味。燕麦与香蕉的清香,紫薯和芋泥的香甜,低糖低脂的配方,都能在小小的燕麦饼中品尝到。
第八组产品:椰斯抹拉。这是夏日清新与零卡糖健康的碰撞,也是甘甜和清苦的交织。Q弹清爽椰奶,糯滑抹茶,绵密咖啡慕斯。愿给你味蕾带来无与伦比的满足,并赋予满满的生机与活力。第九组产品:一杯暖阳。中国传统味道和西式甜品交融,生姜带来微醺般的暖意与慕斯的冰爽完美碰撞,在初夏的气氛里,品尝那第一口暖阳。
在了解和品尝了每一道创意美食后,师生们需要对产品进行感官评价,写下他们对产品的真实感受和建议。对于自己喜好的作品,老师们可以用手中的贴纸为它投上宝贵的一票,活动结束时根据总票数评选出最受欢迎产品奖。
参与人员正在填写食品感官评价问卷
学生正在为雷波教授进行产品介绍
潘建新教授正在听取产品介绍
伴随活动接近尾声,投票结果已经逐渐浮出了水面。经过老师们的投票结果,这组由陈宁、方智宁和董嘉伟同学制作的产品“椰斯抹拉”,成功俘获了多数评委的味蕾和芳心获得最受欢迎食品奖。由陈浚哲、刘思岩和刘易文同学制作的产品“一杯暖阳”被选为最具商业价值奖。在产品海报展示中,郝广帅、林晓君和孙雨心同学制作的“我行我素植蛋白蔬萃菌菇堡”以健康美味的素食概念和出色的讲解表现赢得全场最高分,斩获最佳海报奖。
潘建新教授(左一)为最具商业价值产品“一杯暖阳”颁奖
雷波教授(左一)为最受欢迎产品“椰斯抹拉”颁奖
徐宝军教授(左一)为最佳海报奖“我行我素植蛋白蔬萃菌菇堡”颁奖
“我行我素植蛋白蔬萃菌菇堡”海报展示
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此次活动圆满落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全体师生期待与诸位的下一次相聚。
文:刘思彤(FST大一)、蒋茹
图:梁钧(FST大二)、蒋茹
编辑:蒋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