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游丽君教授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宝教授应北师港浸大(UIC)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广东省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应用重点实验室的邀请,先后为UIC师生带来了“羊栖菜多糖抗皮肤光老化功效研究”以及“异戊烯基酚类物质的天然资源发掘与生物合成研究”两场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助理教授罗晓宇主持,食品科学徐宝军教授、雷波教授、何文猛博士、食品科学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6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在讲座上,游丽君教授对羊栖菜多糖抗皮肤光老化功效研究进行了深入剖析。据了解,光老化是导致皮肤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此问题,游丽君教授提出了一种与以往产品不同的口服类产品,并表示海藻中的生物活性多糖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成分,具有多种健康功效。游教授课题组经过多次筛选,发现羊栖菜多糖具有显著的抗皮肤光老化功效。虽然其作用机理亟待探讨,但课题组已经利用多种色谱、波谱技术研究了羊栖菜多糖的结构基础,并结合细胞、动物实验,从 MAPK/AP-1、减轻氧化应激、TGF-B/Smad等通路来研究其抗光老化作用机制。
游丽君教授
同时,游丽君教授表示,这项研究完善了多糖抗光老化活性的理论研究,为推动南海特色海藻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开发新型高效的抗光老化功能食品奠定基础。最后,游丽君教授总结出该研究的结果对于抗光老化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也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讲座第二部分由杨宝教授进行分享,主要从“异戊烯基酚类物质的天然资源发掘与生物合成研究”的现实背景、天然资源、物质结构以及纳米体系稳定化等多个角度对合成异戊烯基酚类物质的新型生物合成技术进行讲解。杨宝教授指出,如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导致营养过剩、慢性病、癌症等病症产生,新的生物合成技术可以用于保障健康和预防疾病。异戊烯基酚类物质具有巨大的肿瘤预防潜力,也因为其安全性和功能性生物活性,合成异戊烯基酚类物质具有极高的科研潜力。
杨宝教授
杨宝教授还提到功能食品产业创新的重点在于发掘新型功能因子,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才可以实现科研上的成功。在场的同学们踊跃提问,杨宝教授回答了同学们关于在科研中如何发掘思路以及如何选择实验材料的问题。
同学在提问交流
本次讲座结束后,生命科学系系主任徐宝军教授以及雷波教授向两位主讲教授赠送UIC纪念品并合影留念。两位嘉宾教授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师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为同学们带来前端的科研知识并启发同学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认真求学。
赠送嘉宾纪念品合影
来源 | 生命科学系
文 | 韩宾乘、邢铭育(FS 20级学生)
图 | 徐宪莉
编辑 | 张可欣
审阅 | 徐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