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8日,由高考直通车主办,UIC理工学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FST)承办了为期两天的食品科学研学营活动,来自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中港英文学校、广州市第十三中学、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生们参加了食品科学实验室参观、分组实验、食品科学师生和校友分享、食品专业课程体验、和食品企业参观等系列研学体验活动。
12月7日参观校园之后,FST的老师们带着学生来到了麒麟啤酒有限公司。逐一参观了酒厂的糖化车间,发酵车间,过滤车间,包装车间,储藏车间以及动力车间。
同学们认真听讲解员对酒厂的概况,生产加工流程和原理的介绍
研学营的学生闻啤酒花的香味
鉴于本次参观对象大多是未成年人,不能提供啤酒试饮。在参观完车间后,酒厂向参加这次参观的学生们提供了2种不同的饮料白柚蜜水和火咖咖啡进行品尝,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学生们在品尝麒麟集团的饮料
参观的师生合影
随后大家回到UIC,FST吴晓妍老师带大家依次参观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室,教学实验室(食品加工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研究实验室(健康食品开发实验室、实验室厨房、感官评价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动物细胞培养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参观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FST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管理、硬件设备有了大致的了解,部分同学对食品检测设备和食品科学产生了兴趣。
同学们在学习如何进行仪器使用登记
参观化学分析实验室
同学们在杰出毕业生的展板前
在实验参与体验环节,同学们先来到实验室观察FST博士生Nobab的研究中培育的直肠癌细胞。Nobab用英文详细介绍了他的研究项目并邀请同学们观察显微镜下的直肠癌细胞,再用台盼蓝试剂将癌细胞稀释并染色,以此为例教同学们如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癌细胞浓度。
FST博士生Nobab指导同学们如何进行细胞计数
同学们观摩了美拉德反应、精油的蒸馏的实验演示,亲自操作了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标本及革兰氏染色,直肠癌细胞观察及计数、荧光显微镜观察动物组织,用折射仪测定葡萄的甜度。
黄凤岐老师详细介绍了折射仪的测定原理和使用方法。“根据糖溶液浓度的不同,光的折射角会发生改变……” 糖度是评价葡萄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是果实成熟度的重要标志。葡萄果实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多糖、双糖(蔗糖)、还原糖(葡萄糖、果糖);糖度是以糖为主且包含有溶解性固体物质的总称。果实中的含糖量是反应葡萄成熟状况的基本指标。采摘葡萄前,果农或者酿酒商们拿着这个仪器去葡萄园里走一圈,将葡萄挤压取出果汁液后,用数显葡萄折射仪测一测,糖分就测出来了。在耐心讲解完原理后,老师还指导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折射仪,并得出葡萄汁对应的含糖量。
黄凤岐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快速测定水果的糖度
美拉德反应指的是含游离氨基的化合物和还原糖或羰基化合物在常温或加热时发生的聚合、缩合等反应,经过复杂的过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除产生类黑精外,反应还会生成还原酮、醛和杂环化合物,这些物质是食品色泽和风味的主要来源。在食品烘焙、咖啡加工、肉类加工、香精生产、制酒酿造等领域广泛应用。讲解美拉德反应的张可欣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出详细的解答,并联系上午参观的啤酒厂进一步解释相关原理,让同学们对实验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FST张可欣老师讲解美拉德反应的原理及现象
水蒸气蒸馏法是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植物材料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该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植物性天然香料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吴晓妍老师介绍了用蒸汽蒸馏橘皮精油的装置中各个部件的作用,以及蒸汽蒸馏的原理。
吴晓妍老师给大家演示用蒸汽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
7号晚上的师生分享座谈会由FST系主任徐宝军教授主持,徐教授在简要介绍了UIC国际化教学、食品科学专业、以及食品科学毕业生的留学及就业情况后, 分别邀请了助理教授何文猛老师和助理导师张可欣老师 (18届食品科学毕业校友)、FST校友毕林彬 (13届)、余莹瑶(15届)、万文婧 (16届)、何嘉骏 (17届),在读博士研究生Nobab和硕士研究生Md. Asrafuzzaman及FST的部分大一及大四学生分享在食品科学领域学习和工作的体验。
毕林彬是食品科学与工程13届校友,浸会大学硕士毕业后就职于拱北海关技术中心食品安全实验室,现主要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饲料中的元素检测。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业的经历和经验,改变了同学们对待公务员的刻板印象。同时毕林彬也鼓励UIC学弟学妹积极深造,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
2013届校友毕林彬分享从业心得
余莹瑶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15届校友,自港中文毕业后,曾就职于深圳华大基因。18年4月与朋友开始创业,成立了健康管理公司。余莹瑶主要是负责健康课程,教学员如何将营养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开了营养搭配的烹饪课程。余莹瑶为在座学生讲述了自己为何选择健康这条道路,分享了初入社会的艰辛,也谈到自己选择坚持学食品的初衷,最后再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解读了“坚持做自己”的意义和内涵,鼓励同学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勇敢逐梦青春。
15届校友余莹瑶做分享
万文婧是食品科学与工程16届校友。她于16年毕业后赴香港科技大学修读生物技术研究生。18年与FST校友蔡思莹、何嘉骏一起参加利洁时·美赞臣商业挑战赛获得全国冠军,并拿到利洁时美赞臣公司(全球Top 3奶粉公司)的管理培训生offer,现为美赞臣综合管理培训生,在供应链部门轮岗。作为第一位分享的校友,万文婧先请参加本次活动的高中学生简单分享了一下自己的未来规划和职业方向,接着讲述了自己为何选择UIC,以及自己在UIC 的各种经历……结合18年的获奖经历,她说道:“正是在UIC锻炼presentation的能力和学习到的工管知识让我们设计出了利洁时满意的产品。”
16届校友万文婧和17届校友何嘉骏做分享
FST的老师们谈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分享了自己加入教师行列的心得体会;硕士研究生Md. Asrafuzzaman和博士研究生Nobab也分享了一些来中国和UIC的感受及食品科学学习的快乐。
博士研究生Nobab分享来UIC就读的感受
大四学生李逊涵分享在UIC的学习和生活
此外,FST专业课程主任徐宝军教授还邀请2位大四在读学生和1位大一在读学生谈谈自己与UIC之间的故事。张文霞、李逊涵和林楚煜都各自讲到了喜欢UIC和食品科学的点点滴滴,还回忆了自己报考UIC时候的心里想法,以在校生的身份为来参加活动的高中生们解惑。
师生分享座谈会
来自研学营的高中生们做分享
参与分享的师生合影
12月8 日上午徐宝军教授给研学营的高中生们上了一堂分析化学之精密度及准确度的英文专业体验课,徐教授简要介绍了分析化学里定性定量分析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并利用实例着重详细讲解了分析化学中评价数据可信度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原理和评价方法,徐教授利用问答方式让学生与教师互动,并引导学生用化学的逻辑思维去分析思考。
徐宝军教授讲授分析化学
研学营的学生们认真聆听
助理教授何文猛老师在食品鉴赏课上给大家介绍了食品营养成分和营养标签的基础知识之后,介绍食品感官评定方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产品研发中的作用,并用两种不同口味的咖啡和可乐带领学生们体验了感官评定的过程。
何文猛博士教大家如何看懂营养标签
研学营学生参与咖啡和可乐的感官评定
8日下午FST教师带领研学营同学参观汤臣倍健透明工厂。该工厂采用独有的设计,将保健品从备料,提取,筛选,压片,分装到乃至包装的一套完整真实的生产流程直接、透明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在亲眼目睹了这样高自动化、现代化的生产链后,学生们对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当下的食品市场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参观汤臣倍健透明工厂
在营养探索馆感受各种眼部疾病的视觉体验
汤臣倍健参观合影
在全部研学活动结束之后,举行了结营仪式。徐宝军教授为研学营同学一一颁发了北师港浸大校长汤涛院士亲手签名的结营证书。 大家纷纷表示本次研学收获满满,拓展了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提高了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
参与研学的师生结营合影
文:吴晓妍、林楚煜
图:徐宪莉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