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讲座|香港中文大学(深圳)Frederick Leong教授分享:多样性内隐理论

2025年4月17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应用心理学专业Frederick Leong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多样性内隐理论》的学术讲座。

Frederick Leong教授以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智力内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多样性内隐理论”。该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归纳为两种核心模式:多样性思维(Diversity Mindset, DM)和同质性思维(Homogeneity Mindset, HM)。前者认为文化、种族、性别和宗教等差异,能丰富个人、人际与社会体验;后者则偏好单一性,将多样性视为威胁或适应不良因素。Leong教授特别指出,这两种思维模式并非固定不变的,可通过认知重构、跨文化接触等方式进行调整。

Leong教授进一步分享了一系列基于多样性内隐理论的实证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指出:具有多样性思维的个体更倾向于主动寻求跨文化、跨群体的多样性体验,此类体验可显著提升其心理韧性(Resilience)与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进而增强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与适应性(Adaptability)。相对而言,具有同质性思维的个体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多样性体验的回避倾向,这种回避行为可能削弱其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加剧群体间的认知隔阂。这些发现,不仅为多样性内隐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也为促进多样性整合(Diversity Integration)提供了潜在路径。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就多样性思维量表的编制、多样性思维减少群体偏见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现场学生向Frederick Leong教授提问

Frederick Leong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学科部主任)。他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2006-2021)、多样文化心理学研究联盟主任及《科学心理学档案》和《美国心理学家》副编辑。作为世界顶尖的心理科学家,Leong教授现已撰写及合著超过202 篇期刊文章和 131 个书籍章节,担任《亚美心理学期刊》的创刊编辑。其学术影响力备受认可,被斯坦福大学列入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榜单。

应用心理学专业黄匡忠教授向Frederick Leong教授赠送纪念品

讲座当日,Leong教授参访了我校学习资源中心,并体验了应用心理学专业跨代共融研究中心“代间学院”。Leong教授高度评价了我校学习资源中心的系统学习理念,并称赞代间学院作为心理学实践教学平台的创新价值,指出我校先进的特色教学模式能有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技能。

Frederick Leong教授参观我校学习资源中心

Frederick Leong教授体验跨代共融研究中心“代间学院“





文 | 丁洋 、耿雯琦

图 | 耿雯琦、黎伟麟、林卓彦(23-APSY)

编辑 | 邢琳娜

审核 | 何义炜

Last Updated:May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