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环科葛明明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近日,北师港浸大环境科学专业助理教授葛明明博士主持的科研项目“热力学效应对空化强度及其微尺度结构失稳的影响机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这是对他在流体力学与环境能源交叉领域研究的高度认可,也为学科的前沿探索注入新活力。葛博士的项目主要是研究微流体中的气泡,控制其在新能源装备里造成的“有害空化”,以减少设备腐蚀、效率打折及能耗增加;同时增强水环境治理领域的“有益空化”,帮污水处理“啃掉”难降解污染物,...
近日,北师港浸大环境科学专业助理教授葛明明博士主持的科研项目“热力学效应对空化强度及其微尺度结构失稳的影响机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这是对他在流体力学与环境能源交叉领域研究的高度认可,也为学科的前沿探索注入新活力。葛博士的项目主要是研究微流体中的气泡,控制其在新能源装备里造成的“有害空化”,以减少设备腐蚀、效率打折及能耗增加;同时增强水环境治理领域的“有益空化”,帮污水处理“啃掉”难降解污染物,...
近日,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理工科技学院生命科学系环境科学专业2024届本科毕业生郑凯云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SCI期刊《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发表了题为《Bridging Citizen Science and Expert Surveys in Urban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Insights from Insect Diversity in Macao》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果源于郑凯云的本科毕业课题,是在其本科毕业论文导师梁志文博士(环境科学专业助理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该研究聚焦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中“...
北师港浸大环境科学专业2025届毕业生共37人,截至2025年6月19日,68%(25人)选择升学并被世界著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13%(5人)选择就业,19%(7人)待定。选择升学的毕业生硕果累累,其中60%被香港六大公立高校录取,28%被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录取,20%被澳大利亚八校联盟录取,8%被美国藤校录取。更为耀眼的是,17名毕业生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录取,占环科毕业生人数的46%,占升学人数的68%,再创新高!此外,2名优秀毕业生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录取,...
在世界候鸟日与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到来之际,2025年5月10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携手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于横琴联合主办“2025横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论坛暨自然教育论坛”。本次论坛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教育创新实践的宝贵契机。BNBU一直以来助力横琴的生态保育和湿地建设,“科学野化”管理模式初显成效。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史忠峰在致辞中表示,...
近日,北师港浸大(BNBU)理工科技学院生命科学系环境科学专业2023届校友叶绮婷以第一作者身份在MDPI期刊《diversity》上发表了题为《A Review on Landscape Factors for Biodiversity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Urban Parks》的论文。该论文是基于其本科毕业论文,在导师(也是该文的通讯作者)詹肇泰博士的指导下完成。叶绮婷发表的论文好事成双,就在三个月前,叶绮婷的同班同学何庆宇以第二作者身份在MDPI另一个期刊《land》上发表了题为《...
为迎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到来,本校生命科学系荣幸获得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委托,联合组织举办的"2025横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论坛暨自然教育论坛",将于5月10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深合区)召开。在深合区建设持续推进的重要阶段,横琴湿地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届时将邀请粤港澳大湾区从事生态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大湾区高校师生、澳门中小学生分享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共同探讨琴澳自然教育的前沿议题 ...
2025年3月7日至9日,第十五届未来环境与能源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ICFEE 2025)在日本札幌召开。作为环境与能源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之一,ICFEE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和交流基础性研究进展的学术平台。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修志前往参会,在“环境污染监测和生态修复”分会场做了题为《Influenc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