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师港浸大环境科学专业助理教授葛明明博士主持的科研项目“热力学效应对空化强度及其微尺度结构失稳的影响机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这是对他在流体力学与环境能源交叉领域研究的高度认可,也为学科的前沿探索注入新活力。
葛博士的项目主要是研究微流体中的气泡,控制其在新能源装备里造成的“有害空化”,以减少设备腐蚀、效率打折及能耗增加;同时增强水环境治理领域的“有益空化”,帮污水处理“啃掉”难降解污染物,还能给超声医疗“搭把手”,为双碳目标下的产业革新与生态保护注入新动能。
葛明明助理教授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能源国家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海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工作。他的学术成长始终围绕“环境-能源”交叉领域的核心难题展开,迄今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并多次在美国物理学会(APS)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
自2024年加入北师港浸大以来,葛明明博士就成了“教学+科研”两头挑的“暖心导师”,一边服务于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和可持续能源技术与管理硕士的教学,一边致力于“环境-能源”交叉学科的研究。此外,他还与詹肇泰副教授一起带领学生团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并斩获金奖。
谈及未来,葛明明博士充满期待:“将继续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计划搭建‘能源与环境应用’科研小组,带领学生探索空化技术在低碳环保、新能源装备防护中的落地应用,既为学科积累更多原创性成果,也为国家培养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环境领域高级人才。”
文/图:葛明明
编辑:何石媚
审核:詹肇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