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舒蓝
2018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环境管理硕士 现就职于中国银河国际控股任项目经理(双碳方向)、曾在北京中创碳投任环境咨询师
浏览更多

我很感激环境科学专业所有导师的耐心指导,是各位老师的“指路灯”照亮、坚定了我深造的方向以及未来在环境领域就业的方向。在本科学习期间,各门课的教授和助教给予我极大帮助,尤其是做毕业论文那一年的实验经历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的重要性,课程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的极大影响,也明白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奠定了我现在从事绿色金融、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及“双碳”行业的知识基础。我想跟各位学弟学妹分享的是,无论是否继续读研深造,应时刻带着“求知”、“突破”、“辩证”的心态,环境这个蓝海行业等着你们!


辛灏铭
2016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香港科技大学 环境、健康与安全理学硕士 现就职于中国节能皓信环境顾问集团ESG业务主管
浏览更多

回忆UIC的四年时间,导师们在学术上的优秀指导,培养了我的研究思维和分析能力。他们在职业方面的经验分享以及对于环境专业的理解使我选择了毕业后投身可持续发展咨询行业,同时攻读硕士课程充实自己在职业层面的专业知识。我在环境咨询行业工作超过6年,环境相关知识支持我为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提供可持续发展相关管理咨询服务,例如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建立ESG策略以及提升企业在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适应力;亦作为政府智库,参与国家层面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制定工作以及各项ESG相关研究工作。UIC作为一所多元化及包容性强的学校,为我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卢皓荣
2016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环境学硕士
IKEA(宜家家居) Sustainability Compliance Auditor

我毕业后进入宜家贸易公司,任可持续发展合规审核员,负责为宜家供应商进行环境、社会和工作条件等方面合规性审核,并对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为绿色供应链提供解决方案。

我认为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益于人类益于地球。

胡超
2015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
东莞市水务局 科员

我毕业后进入东莞政府的环保水务系统,先后负责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查、验收以及环境评价与水土保持工作,现借调东莞市水污染攻坚的现场指挥部,负责范围内镇街涉及事务的协调推进。

工作忙却充实,很荣幸能为东莞的水污染治理贡献绵薄之力。


卢思遥
2015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美国密歇根大学 公共卫生硕士
International Safety System, Inc. 副项目经理

我目前就职于一家外企第三方咨询公司,主要工作包括向客户企业提供职业健康相关的风险评估、审核、检测、改善建议等服务。

职业健康属于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分支,其涉及的人群体量相当庞大。目前国内对于此方向的管理及重视程度在逐步提升,但仍有很大成长空间。在第三方咨询公司工作,对个人更有挑战性,能够促使自己快速持续的学习成长。

我希望能够利用所学使更多企业员工受益,促进更多人的健康。

郭佳鑫
2014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香港科技大学 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硕士 香港城市大学 环境与能源学院博士 现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任特聘研究员、博导
浏览更多

在UIC学习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环境科学知识,掌握了做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这难忘而温暖的四年里,老师们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关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快乐地生活,如何顺利地开展团队合作,如何成功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TSIM博士的讲座中,我第一次学会了用海报来展示我的研究工作,为以后在国际会议上的学术报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征宇
2013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香港城市大学 能源与环境专业硕士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工程师

我目前就职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主要从事大气环境咨询服务,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通过调查研究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多角度分析相关原因,为有关部门更好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赵雅楠
2013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香港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管理硕士
香港承达集团有限公司 工料测量主任

我毕业后以绿色建筑认证为契机进入建筑行业工作,最初的职责是将绿色建筑标准融入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当中。其后作为工料测量师,主要负责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招投标及合约管理,算量及预结算以及解决与合约有关的索偿。

苏悦
2013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建筑环境设计与工程硕士, 曾就职于美国江森自控、英国奥雅纳,现就职于BuildingMinds,任可持续发展行业专家及亚太商务拓展负责人
浏览更多

我在UIC环境科学专业的四年学习是我最难忘的一段时光。UIC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自由的成长环境,培养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批判性思考,而环境科学专业更是提供了很多先进仪器的实验操作机会。全英文教学为我在海外攻读硕士学位架设了通畅的桥梁。此外,在UIC学生和老师有密切的交流,老师们的指导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你关心环境,选择UIC环境科学必定是极好的。


杨莉
2012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香港浸会大学 分析化学硕士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机械材料航空学院 硕士
Forma Lighting LLC Factory Advisor and Quality Manager of Global corporations

我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建立公司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系统、环境安全管理系统、健康及安全管理系统;优化公司运营及生产程序,为销售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能够运用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建立完成公司管理系统,同时也可以实践公司运营管理技能。

岳宇曦
2011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曾就职于香港科技大学,现就职于香港理工大学。
浏览更多

离开UIC多年,我依然十分感激UIC所教会我的一切。在四维教育以及全人教育理念下,UIC教会了我如何写作;教会了我专业的知识;教会了我团队合作;更教会了如何在挫折中成长。四年的全英教学,使我在众多求职者中不会处于语言上的劣势。全面的专业课程内容,使我在现今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很感激UIC,让我拥有了竞争的优势;很感谢环境科学专业,让我获得了专业知识,学会了思考;很感谢所有教授过我的老师,你们的付出成就了今天的我。UIC,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地方,又并非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让我们在学习之余不会丢失了本性,让我们学习并快乐着。我们在UIC学习、成长、历练,最终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


董圣焜
2011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博士后 现就职于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副教授
浏览更多

我非常感谢在我的学术追求中给予我帮助的所有导师。如果没有优秀的指导和帮助,我不可能完成任何科研。尤其是在本科学习期间,教授和助教们的课后辅导对我帮助很大,他们对我似乎没完没了的问题都很耐心。此外,本科期间的实验经历让我懂得了注重细节和发挥自己思象力的更要性。我也喜欢广泛而精心设计的实验,从动植物的分类检索表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金属。这些经历加上课堂学习资料,可以实现无缝继续深造以获得更高的学位。攻读研究生学位,坚持不懈和分析最为关键,没有窍门或捷径。总而言之,我最想分享的,就是苦难方能磨炼与成就个人。

陈舒蓝
2018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环境管理硕士 现就职于中国银河国际控股任项目经理(双碳方向)、曾在北京中创碳投任环境咨询师
浏览更多

我很感激环境科学专业所有导师的耐心指导,是各位老师的“指路灯”照亮、坚定了我深造的方向以及未来在环境领域就业的方向。在本科学习期间,各门课的教授和助教给予我极大帮助,尤其是做毕业论文那一年的实验经历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的重要性,课程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的极大影响,也明白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奠定了我现在从事绿色金融、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及“双碳”行业的知识基础。我想跟各位学弟学妹分享的是,无论是否继续读研深造,应时刻带着“求知”、“突破”、“辩证”的心态,环境这个蓝海行业等着你们!


辛灏铭
2016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香港科技大学 环境、健康与安全理学硕士 现就职于中国节能皓信环境顾问集团ESG业务主管
浏览更多

回忆UIC的四年时间,导师们在学术上的优秀指导,培养了我的研究思维和分析能力。他们在职业方面的经验分享以及对于环境专业的理解使我选择了毕业后投身可持续发展咨询行业,同时攻读硕士课程充实自己在职业层面的专业知识。我在环境咨询行业工作超过6年,环境相关知识支持我为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提供可持续发展相关管理咨询服务,例如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建立ESG策略以及提升企业在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适应力;亦作为政府智库,参与国家层面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制定工作以及各项ESG相关研究工作。UIC作为一所多元化及包容性强的学校,为我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卢皓荣
2016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环境学硕士
IKEA(宜家家居) Sustainability Compliance Auditor

我毕业后进入宜家贸易公司,任可持续发展合规审核员,负责为宜家供应商进行环境、社会和工作条件等方面合规性审核,并对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为绿色供应链提供解决方案。

我认为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益于人类益于地球。

胡超
2015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
东莞市水务局 科员

我毕业后进入东莞政府的环保水务系统,先后负责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查、验收以及环境评价与水土保持工作,现借调东莞市水污染攻坚的现场指挥部,负责范围内镇街涉及事务的协调推进。

工作忙却充实,很荣幸能为东莞的水污染治理贡献绵薄之力。


卢思遥
2015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美国密歇根大学 公共卫生硕士
International Safety System, Inc. 副项目经理

我目前就职于一家外企第三方咨询公司,主要工作包括向客户企业提供职业健康相关的风险评估、审核、检测、改善建议等服务。

职业健康属于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分支,其涉及的人群体量相当庞大。目前国内对于此方向的管理及重视程度在逐步提升,但仍有很大成长空间。在第三方咨询公司工作,对个人更有挑战性,能够促使自己快速持续的学习成长。

我希望能够利用所学使更多企业员工受益,促进更多人的健康。

郭佳鑫
2014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香港科技大学 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硕士 香港城市大学 环境与能源学院博士 现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任特聘研究员、博导
浏览更多

在UIC学习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环境科学知识,掌握了做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这难忘而温暖的四年里,老师们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关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快乐地生活,如何顺利地开展团队合作,如何成功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TSIM博士的讲座中,我第一次学会了用海报来展示我的研究工作,为以后在国际会议上的学术报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征宇
2013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香港城市大学 能源与环境专业硕士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工程师

我目前就职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主要从事大气环境咨询服务,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通过调查研究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多角度分析相关原因,为有关部门更好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赵雅楠
2013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香港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管理硕士
香港承达集团有限公司 工料测量主任

我毕业后以绿色建筑认证为契机进入建筑行业工作,最初的职责是将绿色建筑标准融入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当中。其后作为工料测量师,主要负责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招投标及合约管理,算量及预结算以及解决与合约有关的索偿。

苏悦
2013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建筑环境设计与工程硕士, 曾就职于美国江森自控、英国奥雅纳,现就职于BuildingMinds,任可持续发展行业专家及亚太商务拓展负责人
浏览更多

我在UIC环境科学专业的四年学习是我最难忘的一段时光。UIC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自由的成长环境,培养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批判性思考,而环境科学专业更是提供了很多先进仪器的实验操作机会。全英文教学为我在海外攻读硕士学位架设了通畅的桥梁。此外,在UIC学生和老师有密切的交流,老师们的指导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你关心环境,选择UIC环境科学必定是极好的。


杨莉
2012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浏览更多

香港浸会大学 分析化学硕士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机械材料航空学院 硕士
Forma Lighting LLC Factory Advisor and Quality Manager of Global corporations

我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建立公司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系统、环境安全管理系统、健康及安全管理系统;优化公司运营及生产程序,为销售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能够运用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建立完成公司管理系统,同时也可以实践公司运营管理技能。

岳宇曦
2011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曾就职于香港科技大学,现就职于香港理工大学。
浏览更多

离开UIC多年,我依然十分感激UIC所教会我的一切。在四维教育以及全人教育理念下,UIC教会了我如何写作;教会了我专业的知识;教会了我团队合作;更教会了如何在挫折中成长。四年的全英教学,使我在众多求职者中不会处于语言上的劣势。全面的专业课程内容,使我在现今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很感激UIC,让我拥有了竞争的优势;很感谢环境科学专业,让我获得了专业知识,学会了思考;很感谢所有教授过我的老师,你们的付出成就了今天的我。UIC,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地方,又并非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让我们在学习之余不会丢失了本性,让我们学习并快乐着。我们在UIC学习、成长、历练,最终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


董圣焜
2011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博士后 现就职于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副教授
浏览更多

我非常感谢在我的学术追求中给予我帮助的所有导师。如果没有优秀的指导和帮助,我不可能完成任何科研。尤其是在本科学习期间,教授和助教们的课后辅导对我帮助很大,他们对我似乎没完没了的问题都很耐心。此外,本科期间的实验经历让我懂得了注重细节和发挥自己思象力的更要性。我也喜欢广泛而精心设计的实验,从动植物的分类检索表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金属。这些经历加上课堂学习资料,可以实现无缝继续深造以获得更高的学位。攻读研究生学位,坚持不懈和分析最为关键,没有窍门或捷径。总而言之,我最想分享的,就是苦难方能磨炼与成就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