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理工科技学部科技周之环境科学日活动正式开启。此次活动由环境科学专业(简称ENVS)举办, 他们精心准备了海报展、实验研究展示、环保知识小游戏等活动,还组织毕业校友分享了读研、工作的经验。参与活动的不光有UIC师生,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科技处及文化教育合作处的数位工作人员也慕名前来。
卢思遥同学向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来宾介绍实验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主任李朝康博士在致辞中表示,环境科学日的活动首先是为了庆祝UIC建校10周年,其次也 是向大家展示过去十年他们专业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涉及环境健康和毒理学、固体废物回收和再利用、绿色经济等。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环境科学专 业、沟通交流的平台。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主任李朝康博士致辞
活动现场,大四ENVS的卢思遥同学的实验展示台围观同学最多。他毕业后将前往密歇根大学攻读硕士,他展示了自己从茶粕和无患子果皮中提炼洗手液、洗涤济的实验过程,这也是他的毕业项目(FYP)。最后经过提纯的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不添加任何人工制品。
卢思遥同学介绍试验成果
旁边还有他的产品与市面常见产品去污能力的对比,通过模仿最常见的炭黑污渍及厨房的污渍,可以看出二者的去污效果差不多。不少同学体验样品后,纷纷表示挺好用的。
到场同学听取活动介绍
另一个摊位摆放着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氡气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设备,以及几个品牌的空气 净化器,引来不少同学围观询问。针对近来有大一学生购买甲醛测试盒在新文化小镇宿舍内自行检测的问题,专业课程主任李朝康博士向我们介绍了专业的检测设备 与学生购买的测试盒之间的差别。
李朝康博士介绍室内空气检测设备
据介绍,专业检测设备是通过即时吸收空气即时检测出其中甲醛的浓度;而同学们购买的测试盒是累积吸收式的,放在一个空间中会慢慢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如果空气不流动,累积起来就会显示较高的浓度。测试盒本身就不是一种理想的测试,相比高端的检测设备,完全是两个概念。
不少同学对检测设备感兴趣
也有同学提出空气净化器的效果问题,李朝康表示,空气净化器对PM2.5的吸收效果较为显著,对于甲醛和TVOC的吸收并没有太多帮助。
钟蕾同学的摊位引来同学围观
大四ENVS的钟蕾同学即将前往昆士兰大学读研,她的FYP是挥发精油提取:将100克果皮与纯净水放入烧 瓶,加热、蒸馏后精油和水蒸气流入冷凝管,冷凝后会进入分离器中。因为油质量较轻会在上面,水质量比较重,所以油水就分分离了。而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也会再 流回到烧瓶中继续蒸馏,循环利用。
曹梦绮同学展示FYP
大四ENVS的曹梦绮毕业后将前往香港科技大学读研,她展示的FYP是将建筑废料制成吸收剂来祛除高浓度二氧化硫,其主要是利用建筑废料的强碱性,以环保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吸收剂,然后利用吸收高浓度的二氧化硫。这个实验也可以为很多北方重工业城市处理二氧化硫提供参考。
戚文多同学讲解太阳能供电系统
大四ENVS的戚文多向观众讲解了太阳能供电系统。整个系统主要由光伏板、直流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组 成。太阳光照射光伏板后,光伏板内部是的电子形成回路运转产生直流电,然后通过直流控制器和蓄电池连接后可以把直流电储存。但一般家庭用电是交流电,所以 要再通过逆变器,把直流电转成交流电供日常使用。
阮华达教授介绍部分老师的研究成果
据ENVS的阮华达教授介绍,这是学生平时课程的实验。更具前瞻性的项目是整套太阳能供电系统老化后的处理,因为这些设备如果直接丢弃会产生很多污染,他的博士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校友与同学们交流
分享会环节,ENVS校友徐畅和黄山青分享了她们学习、工作的经验。徐畅毕业后前往浸会大学读研,随后在香 港科技大学担任一年的研究助理,现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研究所攻读研究型硕士。她在分享中提到,自己在UIC上学时观察到身边有很多人能够做到学 习、社团两不误,鼓励学弟学妹向这类人学习高效管理时间的能力。
同学们参与环保知识问答游戏
黄山青毕业后前往香港科技大学读研,毕业后在香港百沃特文利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了一年,现回到UIC工作。她表示工作以后发现,沟通交流的能力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提升这方面能力。此外,也不要局限在自己专业领域内,尽量扩宽知识面。
同学们参与垃圾分类游戏
不少别的专业的同学都来到活动现场,并认真听学长学姐们的介绍。大一会计专业的杭辰同学参观完后说到,“提取芳香精油的实验展示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通过这个活动,收获了不少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今后也会更加注重环保。”
文:林小榕、刘勇、余媛滢
图:刘勇
编辑:刘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