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留校UICer都在忙些什么?

北师港浸大(UIC)拥有超长待机暑假,然而,UICer的暑假可不闲着,暑期游学、义工服务、实习、考托福/雅思……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还有一群UICer,他们留守学校,研究“买买买”、关注蔬菜、生态,还有养鱼……原来这些是留校进行FYP研究的学生,一起来看看以下几位UICer的暑期日常吧!

面朝大海,灵感自来

环境科学专业的肖婉琦和梁凌紫暑期同样是留校做FYP的一员,除了待在实验室,她们还要去海边进行取样。肖婉琦介绍说,之前学姐的FYP也是做海草相关的项目,她们在做生物多样性的时候发现一种贝壳夹住海草的根,指导老师觉得可以试着看看海草和贝壳有没有一些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后来她们查了一些文献说这个贝壳的分布和海草之间有一些正向关系,例如某些贝壳可以帮助降解海草植物根部附近的硫化物浓度。于是肖婉琦和梁凌紫就想初步看一下唐家湾这一块的海草的分布跟贝壳的分布是不是有正态的关系。

肖婉琦和梁凌紫从海草床上取海草、贝壳及土样

肖婉琦和梁凌紫的实验就是在唐家湾的海草床的样线上量出海草的覆盖面,然后在不同的覆盖面里设置样点收集贝壳,之后再进行数据分析。与此同时,因为某些文献也提及到在贝壳数量分布较多的沉积物里,磷的含量会比较高,而氮和磷又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益的营养元素,所以她也采集了不同的土样,之后测它的总氮和总磷,想看看贝壳含量更高的地方氮和磷会不会也偏高。

肖婉琦正在处理实验样本

环境科学专业的詹肇泰博士是肖婉琦和梁凌紫FYP的指导老师。他表示,暑期学生留校做FYP遇到问题随时可以安排跟老师见面,老师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予他们方向性的指导。除了学生,实验室助理经理吴志辉、导师陈曦、龚琴和何石媚,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提供技术协助并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据了解,这个暑假,环境科学实验室很“热闹”,除了本科生,还有博士生和博士后在这里进行研究实验,苏凌铖博士是阮华达教授的博士后,他在实验室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很多技术上的支持。

还有同学的FYP是“养鱼”!在蔡晓彤与黄雨晴的FYP中,她们研究的是水体中的微塑料以及重金属对斑马鱼生殖系统的影响。观察生活在微塑料以及重金属环境中的斑马鱼及其子代的发育情况,从而推及微塑料和重金属对人类以及人类后代的影响。

蔡晓彤在实验室养殖斑马鱼

据蔡晓彤介绍,微塑料以及重金属存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某些洗衣液,磨砂膏等都会含有微塑料。微塑料和重金属进入自然水体中,会对环境以及生物产生影响。她们着重研究水体中的DEH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对斑马鱼的影响。

蔡晓彤与黄雨晴培育的斑马鱼胚胎

“选择斑马鱼是因为它们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高达87%,属于脊椎动物,其生长发育过程、组织系统结构与人有很高的相似性。迄今已鉴定一些斑马鱼会产生类似于人类的疾病。例如,贫血、心血管疾病、耳聋、老年痴呆、甚至肿瘤。这意味着在斑马鱼上做的药物试验与毒理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也适用于人体。由于斑马鱼的光学透明性,研究者可以很容易观察到毒物对其体内器官的影响。”蔡晓彤说道。


文:余媛滢

图片:余媛滢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高昕瑜

(来源:新闻公关处)

Last Updated:Oct 15,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