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立项资助结果公布,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学子的四个项目获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立项。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是广东省政府每年从财政经费预算中划拨专门用于推进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的专项资金,在全省遴选、培育和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具有前沿性、开创性的科技创新实践研究。申报项目类型参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类,分为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三类。项目通过培育、孵化、竞赛、提升等形式,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并为广东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青年大学生。
学子经验分享
宁嘉翊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知识图谱构建系统中信息抽取与知识融合协同优化模型研究》项目负责人
我们的项目研究基于多任务学习的思想,增强在开放域语境下知识图谱信息抽取与知识融合任务的效果。
(左起)项目组成员王若昕、导师孟蕊、项目组成员侯蔼玲、项目组成员蔡依琳、项目组成员宁嘉翊
本人很幸运能参加这次攀登计划,也非常感谢孟老师和陈东龙老师的悉心教导,以及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在项目的申请过程中,我逐渐学习到了面对前沿领域科研的切入方法,深刻感受到了科研的不易,但与组内成员的融洽合作以及老师们耐心、专业的指导给予了我对于科研的信心!我感受到,科研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做成的,但在此过程中,我们都可以沉淀自己的内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在每一个微小时间都能有所进步的时候,定能在科研之路上行稳致远。
杜劲秋
《物联网背景下无人机辅助雾计算网络模型的设计和优化》项目负责人
我们项目研究的是在物联网背景下无人机辅助雾计算中,基于通信基本原理、启发式优化和仿生算法,设计出一种无人机在执行通信任务途中的优化策略,旨在协调能源经济效益和通信效率的多任务优化模型。
(左起)项目组成员黄俊棋、项目组成员刘帅军、导师邓宇辉、导师吴京津、项目组成员杜劲秋、项目组成员郑雅心
能与吴京津老师和邓宇辉老师一起做科研我感到非常幸运,在遇到理论研究或者代码上的困难时,两位老师都会和我们一起耐心解决。同时,也十分感谢远在香港大学读研的统计专业2018级的尹嘉滢学姐不厌其烦地帮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三位项目组成员刘帅军、郑雅心、黄俊棋的专业能力很强,团队凝聚力,和他们一起合作十分开心和幸运。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科研项目能提高自己的文献阅读能力,以及困难解决与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刘桉言
《基于非对称统计学习的疾病风险控制算法设计及研究》项目负责人
我们的研究课题是基于统计学中对非对称问题的学习,构建高效的疾病风险管理模型,有效降低“假阴性率”,实现疾病风险管控中的预测和决策任务。
左起:项目组成员陈穗菁、吴悠、黄楚珺、刘桉言
非常感谢周敏老师一路以来的悉心指导和点拨。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周敏老师经常耐心地为我们讲解项目研究中的重难点,对每一项定义和每一条数学公式都会进行深入剖析,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引导我们进行模型构建以及更深层的探索。同时,周敏老师鼓励我们不断积极思考,我们每周都会针对项目内容开展组会讨论,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收获,实现共同进步。我也很感谢贺平老师一直以来的提携和指点,她让我们羽翼渐丰。同时,也非常开心和黄楚珺、吴悠和陈穗菁一起合作,他们对待学术问题都非常积极主动,沟通交流过程也轻松愉快,能和他们在科研之路上并肩作战是我的幸运。还要感谢一路以来所有支持我们的老师和挚友林欣婷,他们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力量。
本次经历让我懂得,在科研乃至未来的学习中,唯有具备严谨治学的态度,探索新知识的勇气以及深度挖掘学术问题的毅力,才能真正激发自己的潜能。
王婉冰
《高维异质因果推断及其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应用》项目负责人
因果推断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方法,可以解释变量关系背后的作用机制。本项目基于高维异质因果推断,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内部作用机制。
王婉冰(左)和马绰欣老师(右)
对于我来说,非常幸运能获得这个科研项目的资助。从定题目到写计划书,时间紧张我也很忐忑,一开始需要阅读的文献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马老师会和我通过线上会议进行交流,耐心解答我的问题。这个项目的获得同时也得益于统计学优质的专业课程,在看文献时遇到全新的概念我也可以很快地理解。
对于科研,我认为做感兴趣的方向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接触领域前沿思想,与导师多交流相关知识。
指导老师寄语
孟蕊(理工科技学院助理教授)
对于学有余力并且对研究工作感兴趣的同学,在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能够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其科研创新能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希望小组同学们能够保持科研热情,围绕自己的兴趣点开展相关工作并充分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持续学习并保持专注。同时,也要意识到科研项目中存在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多尝试,多探索,享受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的过程。
马绰欣(理工科技学院副教授)
本科生尝试做科研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能充分调动自己在课程上学习到的知识,并且有助于培养独立、创新的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同时也会有一定挑战。建议同学们在选择科研项目之前(1)打好自己专业的基础;(2)找到未来想做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方向;(3)想想自己的性格和特长适不适合做科研。另外,建议同学们在进行实际研究工作时,应该注意(1)做好时间管理,在学业和研究上合理分配精力;(2)遇到挫折不要轻易放弃,多和导师沟通。
UICer在科研的道路上正大踏步前进, 2024年“攀登计划”,期待与你共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