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学习的机会。几乎每门专业课都会设置个人作业及小组project,让我有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不仅能提升我的编程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掌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同时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的主申方向是新港英,在申请阶段,我个人认为重要性排序为GPA>语言成绩>文书,关键在于提前准备和精心规划。首先,学习成绩要争取做到最好,同时有机会的话多参与科研或实践项目,这样的经历会让你的申请更加闪亮。然后,语言部分(比如托福/雅思、GRE)也别大意,一定要提前准备,给自己留足准备时间,力争一击即中。申请材料里,不管是DIY还是找中介,CV(Curriculum Vitae)和PS(Personal Statement 要亲力亲为,推荐信要提前找好和申请的领域相关且熟悉自己的老师。
整个申请过程是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有许多环节需要我们好好准备,但是这些付出也都是值得的,前期的汗水和努力,最终会兑换成一段精彩的国外学习经历!
在UIC学习数据科学的日子里,我经历了从茫然到成长的旅程。回想这四年,仿佛走过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我手机里的照片,大半都是教室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每一张都是我们认真学习的证明。机房总是座无虚席,大家或是低头攻克代码难题,或是热烈讨论着项目细节;而每次课后,围绕着老师提问的场景,更是学习热情最真实的体现。
这段时光教会了我,如何在数据的浩瀚海洋中航行,用算法的钥匙解开一个又一个世界的秘密。夜深人静时,机房的灯光下,我们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挑战,分享每一次小小的胜利。我学到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在与老师和同学深入交流中领悟到的科研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
UIC给了我一个宽广的平台,让我自由探索,勇敢追求心中的好奇。这四年,我不仅积累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面对困难不退缩,学会了在尝试和失败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我认为在开始留学申请前,需要先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包括考试日期、申请截止日期、推荐信截止日期等。申请材料中,我认为除了GPA硬性指标外,推荐信,个人陈述等都要认真准备,做到样样精彩,处处精心。
在留学申请履历中, UIC的丰富教学资源和博雅教育为我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从大二开始,我就参与了如Kaggle、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科创大赛等多项学术竞赛和创业项目,并在这些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我还有幸参加了牛津大学的暑期课程和法国EDHEC商学院的交换项目。这些经历让我接触到了全球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学者,深入了解了不同文化和教育体系,帮助我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不同的学术环境和社会文化。
注:Erasmus Mundus是欧盟为争取全球优秀留学生推出的留学项目。欧盟硕士项目是由欧盟委员会创立,联合欧盟境内各大院校资源,直接竞争目标为美国名校乃至常青藤院校。
四年前,当我踏进UIC 数据科学这个未知的领域,我并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这里度过怎样的人生。如今回首这段时光,我深刻意识到,这是一场难忘的冒险。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全面的学术知识,更锤炼了自己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在机房里赶作业,和小组同学相互协作,和老师讨论感兴趣的话题,每一次努力都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UIC为我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充满机遇的学习平台,同时也启迪了我去更广阔的世界探索的渴望。大学四年的经历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之一。在这里,我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成长。
希望所有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接下来的旅途能够一切顺利。同时,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享受大学的生活,不断挑战自己。
尽管不愿相信,可当校园邮箱被提示关闭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属于我们的本科生活真的就这样告一段落了。在这四年里,数据科学专业的老师们培养了我们致力于科研的素养与视野,除了提供详尽的课程体系外,系里还会定期邀请学界、业界大牛讲座,使得我们可以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与理论接轨;在这四年里,学校给与了我们最大的自由,最丰富的资源去施展才华。博雅教育或许就是 UIC 最吸引我的地方所在,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多维度地发展。鼓励我们尝试创业、竞赛、社团,并从中培养领导力、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受益于学校全人教育体系,才让我拥有追逐梦想的能力与勇气。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走出高考的考场,衡量优秀的标准绝不再仅仅是卷面上的分数。立足于湾区之心,我们可以更加开拓眼界,主动去发现并抓住面前的机遇。且并不用急于付出的努力迟迟没有回报,只需向下扎根,向阳生长;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早在2017年,UIC就率先开设了数据科学专业,而我有幸成为国内较早一批学习数据科学的学生之一,享受大数据热潮带来的红利。UIC的数据科学专业课程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既包括计算机方向的实用技术,也包括统计学上的理论知识。这使得我们无论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分析,还是AI算法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都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力。
此外,得益于UIC对自我驱动力的培养模式,我在大三时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开始着手自然语言处理(NLP)方向的科研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也遇到了对我影响深远的导师。即使毕业后,我们也常常和一起聊天,分享最近看到的科研热点,以及留学生活上的新鲜事。
最初选择UIC的数据科学专业,源于我高中时看过的《智能时代》这本书,它让我最初认识到了这个新兴学科是如何改变传统模式的,从而激发了我学习数据科学专业的兴趣。在数据科学专业的理论学习与各种项目实践,让我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每次项目实践后,老师会让我们进行对应的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锻炼我们的沟通表达技巧以及批判性思维,我也一直坚定地相信,这些个人软实力的提升也将在我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很感激在UIC遇到的所有老师们,让我时刻保持对数据科学这门学科的好奇心,鼓励我在这个学科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很幸运,在UIC收获了不少好朋友,我们一起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畅想未来、共同进步。在UIC数据科学专业的四年,是我无比难忘和快乐的四年,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深夜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大家共同奋斗在机房键盘的声音、小组讨论时同学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朋友们一起出去探索生活的经历,都成为了我最珍贵美好的回忆。
作为DS第一届的学生,我觉得我们在和DS一起成长。我们见证了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也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新同学加入到了DS这个大家庭。在UIC的这四年当中,我觉得老师不只是教授我们理论知识,而是更多的让我们自己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它能够让我更好的解决问题。离开UIC之后才发现校园生活是那么的好,很怀念四年的大学生活。感谢UIC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很高兴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祝愿UIC越办越好,也希望DS越来越强,YYDS!
作为数据科学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我感觉非常幸运。在UIC里我认识了最好的老师和最友好的同学。记得一开始,DS专业只有几位老师,每个周都上专业课都可以见到同一个老师好几次,久而久之,同学们和老师的关系就像是朋友,后来到我们毕业的时候,DS的队伍已经非常壮大,我感到非常荣幸可以见证DS的成长。虽然在UIC我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老师会当我的后盾,同学会跟我一起奋斗,我会永远记得这段热血的回忆。在我眼里,UIC是一座有包容性,多元化的大学,它赋予了UICer很多美好的品质,乐于向别人学习又时刻保持自己的立场,时刻自信又时刻谦虚,在UIC这四年,UIC教会了我很多,包括合作能力和领导力。现在我已经从UIC毕业,希望母校越来越好,也祝老师同学身体健康,学弟学妹们加油努力,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