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子在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获佳绩

2023年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结果近日揭晓,北师港浸大(UIC)理工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子在本次比赛中表现优异,荣获多个奖项,包括2项广东省一等奖,1项广东省二等奖,4项广东省三等奖。其中,2020级杨若愚、2022级吴博涵荣获广东省一等奖并入围全国总决赛。

蓝桥杯是由国家工信部主办的计算机类学科竞赛,是政府、企业、协会联手构筑人才培养选拔的平台。蓝桥杯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竞赛项目。十四年来,吸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600余所高校,累计超过65万余名选手参赛。蓝桥杯比赛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嵌入式技术、算法设计等多个方向,每个方向又分为不同的级别和组别。此次UIC同学参加的主要是传统的程序设计类竞赛,即软件类竞赛,主要考察编程和算法。


学生分享

杨若愚 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作为一名荣获蓝桥杯省赛一等奖的学生,我深感参加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在于不断提升自己。尽管很多人认为蓝桥杯、ACM-ICPC等程序设计比赛难度很大,但实际上,它们主要考察的是对日常所学算法知识的应用。因此这些比赛的难度并非不可逾越。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培养。若没有老师的督促和指导,我可能无法取得如此理想的成绩。同时,我想提醒学弟学妹们,刷题虽然有助于锻炼技能,但相较于刷题,平时对知识的积累与总结归纳更为关键。刷题可以让我们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而总结归纳则能帮助我们分析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知识以及在何种环境和情况下需要运用它们。

最后,我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也能取得优异成绩。


吴博涵 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对于大一上学期的我来说,算法似乎是高高在上难以触及的知识。然而我明白这是每一位计算机学生早晚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当在学期末看到学校组织的“leetcode寒假刷题小组”,便拉上小伙伴们一起加入。

起初,我只是抱着试着学习一下的态度,从能理解的简单题开始做起。但在坚持了几天的刷题训练之后,渐渐的,我喜欢上了攻克一道编程难题后带给我的成就感。我开始尝试着手一些难度稍大的题目。

当然,我遇到了很多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目,甚至很多被打上了“简单题”的标签。在这种情况下,我并不喜欢一直死磕在自己的逻辑陷阱当中。我会选择查看题解,看看各位混迹在平台上的大佬们的解题思路,通常这会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把别人的思路拿过来自己用,甚至用在别的题目上,我认为这不是作弊,更不是剽窃,而是正常不过的学习方式。我很感激那些在平台上默默贡献自己思路的各位大佬,我学习到的是他们缜密周全的逻辑方式。能在蓝桥杯省赛取得这样的成绩,实际上也是当时零基础的我没有想到的。我会将这次比赛当作对我进步的肯定,一步一步在我所选择,我所热爱的专业上走得更远。


王孟涵 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在大一的时候,我对算法一无所知,但幸运的是,学校在寒假期间组织了一次刷LeetCode的活动,让我有了第一次接触算法的机会。

刚开始,我觉得即使是leetocde标签为简单的题目也很难。这让我有些沮丧,但我并没有放弃,保持练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算法水平逐渐提高。学校也组织了ACM刷题活动,让我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这些活动让我对算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我对于算法的兴趣。第一次参加蓝桥杯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对我的一次鼓舞,尽管算法学习之路充满了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保持对算法热情和毅力,总能有所收获。


UIC计算机科学系对于学生参与国内、国际范围内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高度重视,包括ICPC(ACM)、CCPC、蓝桥杯等赛事。为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实践锻炼编程及其他计算机专业能力,系内组织了LeetCode暑假和寒假训练营,提供一个学生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此外,计算机系在2023年面向UIC对编程和算法感兴趣的同学组建了ACM队,通过举办周期性的编程训练与模拟比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核心竞争力。计算机系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搭建好平台,帮助学生在计算机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生将来毕业选择院校深造及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Last Updated:May 17,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