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受到高中同时也是UIC一位学长的影响,我坚定地选择了UIC。融汇中西,贯通今古的博雅教育,全英教学简直是最适合我不过的理想的学校了。刚入学校,我就被学校丰富的资源吸引住了,图书馆玲琅满目的全英文书籍、音乐楼的施坦威三角钢琴、UIC英语辩论队等。在学习上我得到了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指导,还有幸参与了UIC副校长(学术)黄华雄教授和多伦多大学教授合作的科研项目,小组活动中与同学挑灯夜战,默契的合作伴我度过了四年大学的美好时光。跨国研究经历,导师的推荐,扎实的专业基础,全人的发展,全英教学的培养,让我斩获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等高校的offer,感谢母校UIC,托举我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UIC的记忆,是宽敞静谧的图书馆,是人来人往的机房,是隔着教室的窗户所看见的落日熔金般的景色,也是一个个的Assignment、Project所组成的。对我而言,UIC是一个曾让我焕然一新的地方。回首过去的四年时光中,我在这里不仅学到的是全面丰富的专业课知识,同样还有逻辑思辨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及与他人合作共赢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这荏苒的四年时光里,我清楚的知道了拼搏努力所能实现的意义,也看到了自己希冀的路将通往哪里。我很怀念那些曾经与挚友一同度过的,为了某个项目精益求精熬到天明的一段段时光,也很感激那些愿意为我的论文发表不断奔走并指导我的老师们。我很有幸,在最好的年华中遇见了UIC,曾与她共同成长,曾与她共赴未来。希望多年后再见时,大家都是互相最期许的样子。
大学四年匆匆而过,UIC改变了我,我也改变了UIC。我觉得我最喜欢UIC的地方就是在UIC很自由,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很平等,在UIC没有班级的约束,大家学习生活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很多想法也能够被尊重,在这样的氛围下,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是像我一样专注于学习与科研,但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UIC是一个修炼心境的地方,我觉得我在UIC每到达一个高峰,心境就会变化,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自己以前很想达到的目标,达到以后才发现这可能是一件平常的事情,经历了这些我就明白我导师之前和我说过的话,“人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你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是就算失败了你也比很多人强了”,UIC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进步的地方,就算可能会失败,人也要往上走。
很感激UIC开放和自由的氛围,它鼓励大家进行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思维,和秉持创新精神,这使得我保持好奇心,并有机会广泛地探索不同的领域,最终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很感激在这里遇见的老师们,一直以来我都将他们对于学术的好奇心以及热爱视为榜样,并鞭策自己做得更好。毫无疑问,是在UIC的四年时光使得我有机会在全世界最top的学校学习着我最热爱的学科。这四年也是我目前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无论是跟朋友们吃火锅时的欢声笑语,还是图书馆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闭馆音乐,或是上课时跟老师讨论的学术问题,现在都成为了最美好的回忆。
大家好,我是姚舜禹,14级计算机系毕业生,现在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我当时在系里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还是得到学校和系内博学的老师的悉心培养。我也会跟学校的外教打好关系,和他们成为朋友,得到了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收获。拜这些各种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我在学术上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并在后来申请到了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硕士项目。现在回想起来,在UIC的时光是我现在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春天早上起来窗外漫山的云雾和鸟鸣;每天在广场的树坛前冥想;课余时间参加校飞盘队和爱秀剧社;当然也少不了在自习室挑灯夜战,和跟朋友游弋在珠海星光点点的海岸线上。现在我还时常怀念在唐家湾被氤氲缭绕的群山环绕的日子,怀念那些人和事。
刚进入UIC的时间或许是令人开心而激动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能够和你成日谈天说地。课程设置很有趣,WPE户外、冥想、国文。你总能找到你的最爱。你或许会感叹 ——这才是大学!不久后,你有时苦闷到撕扯自己的头发。各种ddl不断向你袭来,各种midterm让你喘不过气,还有社团的事情要忙,还要参加辩论赛、篮球赛、各种赛……每天上床前都会感觉身体被掏空,但是第二天起来还是要说一句“Hello world”。又过了不久,你每天早早起来,按照昨晚做好的日程表一丝不苟的做着一个个任务。已经习惯了高强度的学习以及生活的你,知道了咒骂并不能带给你什么。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让自己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过得更加安稳、舒服一些。
UIC的生活是精彩却苦涩的,四年的时间,酸甜苦辣,都经历过了。想要过舒适的大学生活,UIC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到现在,我脑子里留下关于UIC最清晰的画面,竟是图书馆我常坐的位置所对着的落地窗。但是,四年的时间,它教给了我努力,教给了我接受,教给了我 “keep calm and do your work”。或许有的人喜欢这样的UIC, 也有人讨厌。但是于我而言,这四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自我介绍:2008年进入UI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2012年毕业后到美国布朗大学修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继而收到普渡大学和Dartmouth College的offer, 2014年9月将到Dartmouth College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UIC给我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刚到美国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发现身边从国内来的同学都不大适应这边的教学模式和英文环境,但是自己却能很快很自然地融入其中,让自己一定程度地赢在起跑线。”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2012.9-2013.6), 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2015.9-2020.12 ), 现就职于Meta(Facebook)
十多年前,我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来到UIC,不知道自己未来4年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在那个时候,我的想法就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念完大学,找个工作,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4年里,UIC改变了我的想法。UIC除了传授我知识,还为我打开了眼界,让自己接触到了更多课本以外的东西。这也大大激发了自己的求知欲。如今我已经博士毕业,但我依旧在探索,在学习。这一切,都是UIC教给我的,感谢UIC的老师们和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