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去哪儿了?100%无害化处理了解一下
11月21日,UIC环境科学专业的阮华达教授及余振辉副教授带领38位大四学生到珠海信环环保有限公司参观,并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拓宽科研、实习及就业渠道。师生在参观该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时了解到,生活垃圾转运到厂里后,需经过3-5天的发酵处理,并进行850℃焚烧,换热之后的尾气经过烟气净化系统达到国标排放,实现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
    11月21日,UIC环境科学专业的阮华达教授及余振辉副教授带领38位大四学生到珠海信环环保有限公司参观,并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拓宽科研、实习及就业渠道。师生在参观该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时了解到,生活垃圾转运到厂里后,需经过3-5天的发酵处理,并进行850℃焚烧,换热之后的尾气经过烟气净化系统达到国标排放,实现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
    2018年5月22日中午,经过将近三天漫长的飞行,从广州出发,途径上海、慕尼黑、奥斯陆、朗伊尔城(Longyearbyen),搭载有10名2018年中国北极黄河站春季第一批科考队员的小飞机平安着落,开启了此次的黄河站之行。 UIC 2010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林梵就是科考队中的一员,也是队中唯一的女生。她代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所属的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参与此次考察。看着舷窗外白茫茫的一片,她想起李白的一句诗“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4月13日中午,UIC校友、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王源应四维教育协调处的邀请,回校为学弟学妹们做分享,他讲述了从UIC到哈佛这8年多的时间里求学的历程与研究经验。王源首先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2007年入读UIC环境科学专业,在大三的时候转入香港浸会本部就读应用生物学。“这是一个走出舒适圈的决定,也是一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选择
    她,被称为“绿色建筑师”。她说,未来是绿色建筑的时代。她,就是UIC2013届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苏悦,现在是一名可持续建筑工程师,就职于全球知名的工程咨询公司奥雅纳全球公司(ARUP)。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
    6月17日,来自美国著名博雅大学三立大学(Trinity University)与UIC的学生共同展示了他们半个月来研究珠海生态环境的成果。UIC大三环境科学专业的田子琳和她的同学调查发现,唐家湾的海草床已遭到损坏。“我们确定范围,划出有海草的区域,分组调查,泥土表层和深十厘米处的生物都检查了一遍,发现海草床的面积可能不超过1公顷。”他们的队友、三立大学的康纳·杨补充说,研究结果显示唐家湾海草床受到采挖贝壳、排放废料、填海...
    有人说,环境科学是有情怀的专业,读环境科学需要有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确实,读了环境科学,我们就责无旁贷地成为了地球母亲的守护者,或与环境污染作斗争,或自觉不自觉地践行环保。从这点来说,我们都是有情怀的人...
    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2017年要把环保宣传教育作为环保工作核心。可见国家对环保的重视,而环保宣传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这个大背景下,UIC环境科学系实习项目“环保宣传进中学”启动了。该项目旨在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走进中学校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4月23日,理工科技学部科技周之环境科学日活动正式开启。此次活动由环境科学专业(简称ENVS)举办, 他们精心准备了海报展、实验研究展示、环保知识小游戏等活动,还组织毕业校友分享了读研、工作的经验。参与活动的不光有UIC师生,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科技处及文化教育合作处的数位工作人员也慕名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