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春日的校园迎来了一场科技与智慧的学术盛宴,由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理工科技学院(FST)与广东省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应用重点实验室(IRADS)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理工科技学院海报展隆重举行。本届展览汇聚了FST九大专业——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数据科学及统计学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共101份学术海报,同时展出了13组国内外竞赛获奖项目及4组实体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
校长陈致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届海报展适逢建校二十周年,承载着特殊意义。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跨学科建设,积极引育顶尖人才,推动科研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校成果斐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成功落地,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成立,学科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求真明理,励学敦行”——理工科技学院的院训将继续指引师生开拓进取,在科研与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副校长(研究和拓展)、广东省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应用重点实验室(IRADS)主任潘建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学校近年来依托IRADS平台及国家级数学、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优势科研平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持"研究引领的博雅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通过我校与香港浸会大学"1+1+1"联合资助项目以及数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创新机制,大力推进跨学科协同创新,实现科研突破与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
理工科技学院署理院长叶华军教授在发言中强调,学校致力于建设成为研究型博雅大学,理工科技学院(FST)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关键推动作用。基于现有科研基础,学院将持续强化科研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FST学子成果斐然:多位优秀毕业生获得牛津、剑桥、耶鲁、卡内基梅隆等世界顶尖学府的录取资格;学生科研成果频获突破,在国际顶级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显著增长,充分展现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实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首度设立的互动演示展区成为活动亮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人工智能团队通过机器人动态演示及3D打印实境还原等前沿技术,吸引众多师生驻足交流。应用心理学团队创新运用fNIRS脑成像技术开展实时认知实验,为参观者提供独特互动体验。三大展区通过"展示-体验-交流"的创新模式,不仅让师生零距离接触前沿科研设备,更通过实时互动激发了跨学科的专业对话,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了"以实践促创新"的科教理念。
机器人Navigator团队现场演示智能机器人多模态控制系统
3D实验室团队现场展示3D打印流程及成果
应用心理学团队让师生感受fNIRS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
本次FST海报展由理工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徐宝军讲座教授与金融数学专业吴奖伦讲座教授共同担任总评委,并邀请来自学界与业界的多位校外专家及校内评委参与评审工作。
校外评委有:南方科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田国梁教授,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张小卫先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学科部梁天乐教授,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杨华艳教授,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敏思博士,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教授蓝国烈博士,广州凯得粤豪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合伙人李志皓先生,AI创业公司物自体科技的联合创始人、算法与产品负责人赵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升博士。
校内评委有:人文社科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助理教授杨丽娟博士,工商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讲师唐建晶博士,理工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助理教授王晨豪博士,数据科学专业助理教授孟蕊博士,环境科学专业助理教授赵樱灿博士,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助理教授罗悦博士,统计学专业助理教授周敏博士,人工智能专业助理教授陈雯博士,数据科学专业助理教授黎志健博士。
第十三届FST海报展获奖情况
经过激烈角逐与专业评审,本届海报展最终评选出12项奖项,包括:“学院最佳海报奖(本科生)”1项、“学院最佳海报奖(研究生)”1项、“学院最佳人气奖”1项以及“专业最佳海报奖”9项。获奖名单如下:
获奖详情
学院最佳海报奖(本科生)——陈张菁
左起:徐宝军教授(颁奖嘉宾)、陈张菁、陈小宜博士
Analytical Study and Applications for Skin Wrinkle Reduction
研究简介:本研究分析性地探讨了双层系统的起皱行为,同时考虑了各向异性、pre-stretch等因素。鉴于皮肤薄的属性和其所涉及的主动变形,我们结合生长理论和板理论开发了morphoelastic plate model。该框架不仅捕获了系统中的主动变形,还通过降维简化了计算。在系统解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一项详细的参数研究,以调查纤维分布、皮肤厚度等因素如何影响皱纹的生成,以及生成后皱纹的幅度。这为人们如何延缓皱纹形成或减轻皱纹提供了灵感。
获奖感言:能够在众多优秀的海报中获得“理工科技学院最佳海报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感谢陈小宜博士对我的耐心指导。非常开心能在本科阶段进行如此有意义的科研尝试,也非常感谢BNBU理工科技学院及数学科学系提供科研机会让我们大胆尝试。最后也非常感谢海报展能够让我们展示自己的研究并且从其他学科同学的研究中学习。
学院最佳海报奖(研究生)——吴英姿
左起:吴奖伦教授(颁奖嘉宾)、吴英姿、徐宝军教授
Galangin Induced Cell Cycle Arrest and Cell Apopt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by Suppressing MEK/ERK/MAPK Signaling Pathway
研究简介:结直肠癌是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是值得关注的疾病。高良姜素是药食同源植物高良姜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高良姜素抗癌方面的研究,但高良姜素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我们课题组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高良姜素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并抑制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高良姜素成为抗癌潜力药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获奖感言:很感恩可以获得评委们的肯定并获得此殊荣。非常感谢我的博士导师徐宝军教授给予我的指导及鼓励,他帮助我找到了这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并为我日后的研究之路打下基础。同时感谢BNBU和理工科技学院老师们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优秀的学术交流平台,从中我获益匪浅。我会在导师徐宝军教授的指导和支持下,继续钻研学术,争取更大的学术成就。
学院最佳人气奖——王力
左起:邓宇辉教授、王力、罗晓宇博士
Effects of Glycation on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Chia (Salvia hispanica L.) Seed Protein
研究简介:本论文选择奇亚籽蛋白与葡萄糖进行糖基化处理改性,并对不同蛋白质与糖的质量比的反应进行对比。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技术,验证该方法对奇亚籽蛋白结构的改变;测定了糖化蛋白的褐变强度、溶解度和界面性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改变蛋白的第二三级结构,提升奇亚籽蛋白的热稳定性和界面性能,拓展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潜力。
获奖感言:非常荣幸我的海报能够获得“学院最佳人气奖”。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罗晓宇博士,他不仅在研究方法和专业知识上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更在学术探索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上给予我悉心的指导。他的鼎力支持让我在学术探索中勇敢向前。还要感谢理工科技学院的大家,幸有良师益友相伴,共同学习成长。
人工智能专业最佳海报奖——阳灿、王浩伟、徐欣沐
左起:李志皓先生、董潇博士、王浩伟、徐欣沐、阳灿
High-Fidelity Human Avatar Based on Gaussian on Mesh
研究简介:本研究提出一种轻量化方案,解决手机视频实时高保真数字人重建难题。传统NeRF方法计算耗时(30秒/帧),而三维高斯拼接技术虽快(30FPS)但精度不足。我们创新结合三角网格与高斯点云:通过视频解析获取姿态参数,用网格约束高斯变形保持几何一致,优化损失函数提升细节。在iPhone视频输入下,实现亚毫米褶皱精度(PSNR>32dB)与42%的面部误差降低,同时保持300+FPS的高效渲染,为移动端元宇宙等场景提供首个实时高保真重建系统。
获奖感言:荣获“人工智能专业最佳海报奖”的肯定,我们既感欣喜更觉责任在肩。衷心感谢董博士从选题到实验的全程指导,她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细心的修改批注,是我们论文得以成型的基石。感谢BNBU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让跨专业的思维交流成为可能,特别要感谢大家在代码调试时的耐心互助,以及实验室管理员为我们设备和算力资源使用的支持。这份荣誉见证的不仅是阶段性成果,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将激励我们在三维重建和人工智能赋能领域继续踏实前行。
应用数学专业最佳海报奖——陈张菁
左起:陈升博士(颁奖嘉宾)、陈张菁、陈小宜博士
(该海报同时获得学院最佳海报奖)
应用心理学专业最佳海报奖——罗郁佳、谢雯萱
左起:梁天乐教授、罗郁佳、谢雯萱、何义炜博士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Ethical Climate and Professional Values on Selfishne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Private Enterprise and Foreign Enterprise
研究简介:该论文构建了一个组织道德氛围调节职业价值观与员工自私行为关系的交互作用模型,并采用自私问卷与独裁者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性地测量员工的综合自私水平。研究发现,虽然不同类型企业在职业价值观、道德氛围和自私行为上的差异不显著,但组织道德氛围能显著调节职业价值观与自私行为的关系,表明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有助于降低组织中的自私行为,提升组织效能。
获奖感言:非常荣幸能够获得“应用心理学专业最佳海报奖”。首先要感谢何义炜博士,他为这项研究提供了莫大指导与帮助。同时也感谢我们的家长和许多同学为本项目提供的支持。这次海报展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领域精彩的前沿研究,这将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学术及职业道路上不断进取,成就理想自我。再次感谢各位对我们作品的认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佳海报奖——杨嘉乐、甘晋宇、高明
左起:杨嘉乐、张小卫先生、甘晋宇、纪燕燕女士
Arduino-Based Teaching Robot: A Cost-Effective and Modular Approach for Robotics Education
研究简介:论文介绍了一个基于Arduino平台的教学机器人项目,旨在解决现有机器人教育工具的局限性,如高成本、功能单一和缺乏扩展性等问题。该项目通过Arduino开发板提供了一种更具经济性、灵活性和易维护性的解决方案,适用于机器人入门教育。论文详细描述了项目的设计过程,包括电路设计、3D建模、教学编程等方面,并展示了相应的电路原理图、3D模型尺寸、功能说明及部分程序代码。通过开放源代码和模块化设计,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和扩展教学工具,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创新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rduino的教学机器人不仅能有效降低教育成本,还能提高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与理解。该项目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能够推动机器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获奖感言:能够在众多优秀的海报中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佳海报奖”,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纪燕燕,她的悉心指导帮助我们明确了研究方向,并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要特别感谢BNBU理工科技学院的老师们,正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汲取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相信这个成就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将激励我们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探索更多有价值的创新和实践。
数据科学专业最佳海报奖——汪子轩、陈宁芸
左起:邓宇辉教授、汪子轩、陈宁芸、陈东龙博士
UNGIA: Unnoticeable Injection Attack based on Graph Neural Networks
研究简介:该论文提出UNGIA,一种隐蔽图注入攻击方法,旨在兼顾攻击效果与隐蔽性。我们设计自适应生成器生成与图结构高度同质的假节点,通过聚类选择代表性锚节点。同时为平衡隐蔽性与攻击效率,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双层优化框架。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UNGIA在多种GNN模型上实现高攻击成功率,同时保持低检测风险,优于现有方法。其迁移性强,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获奖感言:能获得“数据科学专业最佳海报奖”,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感谢陈东龙博士的悉心指导,他帮助我们明确研究方向,从问题构思到方法创新都给予了宝贵建议。项目的成功完成离不开数据科学项目的培养,也得益于BNBU理工科技学院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让我们能与优秀同行交流,汲取经验,未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环境科学专业最佳海报奖——黎金慈
左起:赵樱灿博士、刘敏思博士、黎金慈
DNA Cleavage by Nanomaterials: Nanoplastics Bioeffect on DNA Damage and Its Mechanism
研究简介:纳米塑料作为一种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的新兴污染物,近年来引发了极大的恐慌。一些体外研究表明,纳米塑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毒性。然而,其潜在毒性的作用机制仍然理解不足。本研究发现PS-NH₂纳米塑料具有明显的DNA切割活性,而PS-COOH纳米塑料则未观察到DNA切割能力。此外,微米级的PS-NH₂和PS-COOH微塑料均不具备DNA切割活性,这表明纳米塑料的DNA切割作用受其尺寸和表面配体的影响。本研究为纳米塑料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潜在环境风险和毒性提供了新的认识。
获奖感言: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赵樱灿博士,她在这段旅程中的无私指导与耐心教诲使我不断进步。没有她的支持与帮助,我无法走到今天。同时,我要感谢环境科学专业的每一位教授和老师、理工科技学院提供的良好学习资源和平台,使我能够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份荣誉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感谢大家的认可,我会继续努力,谢谢!
金融数学专业最佳海报奖——高翎智、李春晓
左起:蓝国烈博士、高翎智、Dr. Nicolas Langrené
The Application of the Quintic Ornstein-Uhlenbeck Volatility Model in the Chinese Market with the Calibration of the CSI 300 Option
研究简介:本研究通过复现并本土化改进五阶Ornstein-Uhlenbeck(OU)波动率模型,首次将其应用于中国A股市场,针对沪深300指数期权进行拟合与定价验证。基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的期权数据,研究结合随机过程模拟,成功校准模型参数,构建了符合中国市场特性的波动率曲面。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平值期权区域表现出较高精度,且计算效率优于传统复杂模型,为新兴市场提供了兼顾理论严谨性与实践可行性的波动率建模框架。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国市场缺乏本土化高阶波动率模型的空白,为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获奖感言:我们想将这份荣誉献给全体金融数学的同学们,金融数学专业每一位为自己的FYP努力的同学都应该是获奖者。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探索的土壤,也感谢Nicolas Langrené博士从理论框架到论文细节的严谨指导,更感谢一路从金数实验室里走来的大家,最后感谢长久以来默默支持的父母。研究本身或许微小——我们尝试将五阶Ornstein-Uhlenbeck模型与中国市场数据结合,在一次次调试中体会金融数学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幸运的是,当模型终于拟合沪深300期权波动率时,我们更理解了理论与实践对话的艰难与必要。未来,愿与同学们继续以谦卑之心面对市场复杂性,在数据与方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解答,共勉前行。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佳海报奖——任咏忻
左起:杨华艳教授、任咏忻、徐宝军教授
Critical Review on Orally Administered Nutricosmetics: Food-Based Solutions Conferring Skin Health from the Inside Out
研究简介:近年来,口服营养化妆品作为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项创新趋势,受到广泛关注。它结合了营养学、生物活性成分与皮肤科学,提供“由内而外”改善皮肤健康的新思路。本综述总结了近十年50余项研究,探讨口服递送的优势、生物活性成分的功效及其在动物与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多种食源性的生物活性成分可有效改善皮肤状态,市场转化潜力显著,监管标准亦趋规范化。
获奖感言:非常感谢理工科技学院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分享自己热爱的研究方向。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佳海报奖”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对我研究工作的认可,也是对科研热情的肯定。特别感谢徐教授在大二时发掘了我对护肤与化妆品的兴趣,并引导我将其与食品科学结合,开启了我对口服营养化妆品研究的探索之路。未来我将继续努力,追求科研突破,致力于将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公众营养健康领域。
统计学专业最佳海报奖——罗洁萍
左起:田国梁教授、罗洁萍、吴京津博士
Energy Efficient Power Control for Over-the-air Federated Learning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研究简介:该论文聚焦卫星通信中空中(OTA)联邦学习(FL)结合的能效优化问题,通过探究最优卫星传输功率与总能耗关系,创新性地提出 OPCO 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以获取最优传输功率。经大量数值实验严格验证,在各类不同程度的非独立同分布数据场景中,相较于传统基准方法,OPCO 算法在达成相同模型精度的前提下,所需能耗显著降低,切实为卫星通信中联邦学习的能效提升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获奖感言:获得“统计学专业最佳海报奖”,我深感荣幸。感谢吴博士对我的耐心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探索,科研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我想感谢BNBU及FST学院全体老师们,他们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我提供了学习与成长的机会。这份荣誉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未来科研路上的激励,我将以此为动力,不断进步。
来源 | 理工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