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馨慧 UIC 2023届统计学专业毕业生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统计学硕士在读
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统计学博士项目录取
(全额奖学金)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文简称“LSE”)的统计学博士项目分为四个组,每年LSE校奖以及统计系系奖总共给到统计学博士的名额在四名左右,通常为一个小组一名。刘馨慧被分在Data Science小组,并荣获该组的博士学校奖学金(全奖:学费全免加生活津贴)。此外,刘馨慧还被提名由LSE Data Science Institute提供的博士全额奖学金(评选中,结果待公布)。在2024年9月,她将开启她的博士之旅,让我们看看她从UIC一路走来的一些感悟。
我在UIC的科研工作最初起始于大三的时候,吴京津老师邀请我加入他的课题组,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科研。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接触到了长短期记忆在检测庞氏骗局中的应用。吴老师还教授了我学术写作的技巧,让我参与到论文写作中,最终参与发表了我的第一篇会议论文。同年,在杜新炜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项目“基于滤波的高速相干光动态联合载波恢复算法设计”获得了“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立项资助,带领我走进了统计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在大四的FYP 1和FYP 2中,我在邓宇辉教授的指导下,接触到了更多有关机器学习的知识,将对抗生成网络和联邦学习应用到糖尿病领域, 随后在邓教授和吴老师的共同带领下,将应用这两个方法的相关文章投送到了国际期刊。同时,我也非常感谢赵普阳老师(UIC 2019届统计学毕业生,目前在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攻读生物统计与数据科学博士),感谢她一直为我解答机器学习的相关问题。
刘馨慧与吴京津博士(右一)合影
刘馨慧与邓宇辉教授(右一)合影
刘馨慧与杜新炜博士(左二)合影
大四的时候我有幸选择了李琼老师教授的“贝叶斯统计”课程,虽然在之前的基础统计课中有学习贝叶斯定理,但是李老师教授的这门课才算是第一次正式系统地学习到贝叶斯统计。感谢李老师在课程中带领我们从“频数派”和“贝叶斯派”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分析案例,引导我找到了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目前的LSE硕士学习中,我的毕业论文专注于“使用高斯过程回归选择变量”的方法论研究,这是一种贝叶斯非参方法;我的博士研究大方向为“贝叶斯机器学习”。
UIC的博雅教育为自我塑造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并帮助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专业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统计系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不仅让我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鼓励我们将所学方法应用于生活。我很感谢在UIC遇到的所有老师,尤其是统计系的老师们,他们对课程的精心讲解帮助我们更容易地理解难点;除此之外,他们也为我们提供了接触学术研究的机会,耐心引导我们踏入学术研究的大门。同时,我也十分感谢统计系的同学们,大家在课后积极讨论问题,不吝惜分享自己的答案,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共同进步。
在学习之余,UIC的校园生活同样让我十分怀念。我在大一的时候加入了统计系女篮,和系里的学姐们一起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之后还加入了UIC足协,参与了活动策划和比赛记录。
在毕业之前,我和潘建新院长讲述了自己想要继续读博的想法,潘教授分享了许多他在英国时科研工作的经历,让我对LSE的统计部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未来的博士学习充满信心;在提交了博士申请后,潘教授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我十分感谢潘教授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与鼓励。
刘馨慧与潘建新教授合影
首先,博士申请是一个长远的计划,英国的博士申请会注重本科+硕士的成绩,所以想申请英国博士的同学在大四和硕士的时候也要努力学习,尽力拿到更高的绩点。同时,英国的一年制硕士能够发表文章的机会较小,所以在本科阶段,同学们也可以在学有余力之时,参与科研,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其次,在读硕士的时候,要多和教授交流,建立联系。
如果你想要跟随导师读博士,最好能在硕士的时候就选择和这位导师做毕业论文,一是建立联系,二是能为博士研究提前打下基础(想申请欧陆博士的同学,也可以利用好申根签,去学校亲自拜访导师,线下面谈的效果肯定远大于一封套磁邮件)。
刘馨慧和硕士/博士导师(右)合影
来源 | 统计与数据科学系
文、图 | 刘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