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港浸大食品专业2025届毕业生概况——帝国理工、NUS、康奈尔、...食品学子闪耀全球顶尖名校!

BNBU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FS)2025届毕业生共计35人,截至2025年6月6日,27人选择深造,深造率达77.1%,在选择深造的学生中,共拿到111份名校offer,在这些offer中,17.1%来自QS前10高校,41.4%来自QS前20高校,69.4%来自QS前50高校,91.0%来自QS前100高校。深造院校包括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






1. 毕业生Offer来源


在所有通知书中,来自中国香港的通知书共49份,占比最大(44.1%)。其次是英国24份(21.6%)、新加坡份15份(13.5%)、澳大利亚9份(8.1%)、美国8份(7.2%)、荷兰2份(1.8%)、加拿大2份(1.8%)、瑞典1份(0.9%)以及丹麦1份(0.9%)。



QS 前 100 高校 offer 数量

(截至 2025 年 6 月 6 日统计结果)



2. 最终去向信息


在本届毕业生中,去往中国香港留学的人数为16人,其中9人选择香港大学,4人选择香港中文大学,1人选择香港科技大学,1人选择香港理工大学,1人选择香港城市大学;去往美国留学的人数为4人,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凯斯西储大学各1人;去往新加坡留学的人数为3人,均选择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去往英国留学的人数为2人,帝国理工学院和利兹大学各1人;去往澳大利亚留学的人数为2人,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昆士兰大学各1人。



2025 届毕业生深造专业绝大多数为食品科学以及其交互专业,包括食品科学、食品安全与毒理学、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营养学以及食品科学与技术。同时食品科学领域融合,实用广泛,延申至了其他交叉专业类别如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科学、管理学等以及其他相关方向。


3. 优秀毕业生分享



任咏忻
2025届毕业生

帝国理工学院硕士深造


刚进入大学时,我的性格相对内敛,不太习惯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经过在BNBU四年的学习与生活,我逐渐变得更加自信,敢于表达自我,并乐于在各类场合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例如,在参加诺贝尔奖得主Dan Shechtman教授的讲座时,我积极提问并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和学术素养,也让我更加勇于抓住机会,主动参与到更广阔的学术与社会交流中。由于BNBU十分重视持续性评估的学习模式,使我需要更有效地平衡课业任务、科研项目与课外活动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不仅提高了我的自律性,也强化了我的时间观念与在压力下的统筹规划能力。

在BNBU的食品专业,我体验到全英教学与全人教育的独特魅力,同学间合作融洽,氛围温暖。朋辈导师和校友无私分享经验,是我进步的领路人。本科生科研机会丰富,大二进入实验室学习后,我目前已发表两篇SCI论文。毕业论文在徐宝军教授指导下发表于《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IF=15.1),收获满满!







王力
2025届毕业生
康奈尔大学硕士深造


初入BNBU时,我曾是一个迷茫而青涩的,对未来充满困惑的人。然而,BNBU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让我有机会向众多优秀的教授和老师学习,也让我敢于尝试各种可能性。在大一大二期间,我踏足专业领域,选择在食品检验所实习,并考取了营养教练证书;同时,我也不局限于本专业,尝试跨学科探索,选修商业课程,在IDO的帮助下,让我有机会前往UBC商学院学习,在不同的环境中汲取新的知识和视野。从大三开始,我偶然间发现自己对植物蛋白的浓厚兴趣,于是在罗晓宇博士的帮助下开始深入研究。这份探索的过程让我充满热情,沉浸其中,也乐在其中。这几年来的尝试让我不断积累知识与技能,也让我变得更加乐观、勇敢、坚定,并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始终相信,每一次探索、每一分努力,都会成为通向未来的重要基石。

BNBU给予了我许多启发和成长,我也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回馈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我始终相信,真正的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蜕变,更在于将所学、所得回馈给他人。我也一直牢记BNBU的校训:“博文雅志,真知笃行。”






陈逸霖
2025届毕业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深造


高中的时候,BNBU是我一直向往的学校,最吸引我的地方,坦白来说,首先是全英的国际跳板,其次是环境。

在BNBU,我体验了高中教学模式到大学模式的过渡,全中教学到全英的转换,我开始活跃在各个社团、学生会的面试,一口气进入了播音主持协会和学生会舞台活动组。BNBU带给我最大的能力之一,是演讲,她教会我们该如何表达自己,我想建立一个平台让大家的能力可以被展现,让学校可以看见,让电视台可以看见,让珠海可以看见。于是,通宵写作业写策划案,跑各个地方,约相关业内人士聊合作,和家人朋友社团成员想比赛内容、人员规划.....第二届BNBU主持人大赛诞生了。结果固然重要,但我更享受过程。所有的一切只源于当时的灵光乍现,而BNBU提供平台让我的想法生根发芽。

我坚信我的经历是独特且闪光的,你们的也是。我有幸通过BNBU,在这里把我的经历分享给你们,你们也一定会在更多地方笑着或苦笑着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更多其他的人。







王恩泽
2025届毕业生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深造(全奖研究型硕士录取)


BNBU最让我喜欢的地方就是开放包容,鼓励每一个学生多元发展的精神。在好奇心的驱使和系主任的鼓励下,我在2022年加入了宁夏留世酒庄完成了一段在葡萄园和酿造车间里的实习。大二的暑假我又前往广州的一家米其林星级法餐厅实习,学习做侍酒师的本领。我们专业的老师在这期间一直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和肯定,让我充分感受到了BNBU对每个人不同发展路径的尊重,可以让我在喜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学越精。

科研方面,食品系的老师们也鼓励感兴趣的本科同学尽早进入实验室,向出色的研究生师兄师姐们学习,积累经验。我在大二开始加入了科研项目,逐步积累钻研,毕业时得以实现赴美攻读研究型硕士的目标。

全人教育的理念是多方向的。我本科期间四年在BNBU网球校队效力,并在大二到大四担任校队队长,陪伴我们的队伍一起成长。我很荣幸见证了BNBU网球校队从一支在珠海排名不高的小队伍,发展壮大到体系完善,人才充足,斩获省锦标赛一等奖的团体。我感恩这段经历,让我在BNBU有了家一样的归属,也给了我在BNBU最大的成就感。希望学弟学妹都可以在BNBU走上令自己骄傲的大学生活。







龚天熙
2025届毕业生

香港大学硕士深造


对于理工学子来说,进入实验捣弄自己的科研创意和奇思妙想属于是不得不品的浪漫之一,抱着这种想法,我在大三上半学期开始了对于食品腐败指示墨水的科研探索。但真正进入实验室,需要自己来规划一切的时候,才发现这份浪漫确实残酷:从起步阶段查阅大量文献时的焦头烂额,到探索阶段时对于材料和方法选择的举棋不定,实验阶段还要面临各个环节的问题频出,最后在重复机械的测量中怀疑自我。而当克服这些,你确实会觉得自己有巨大的成长,你开始能快速查阅文献检索重要信息,开始能根据经验判断方法合理性,开始能提前预判问题会在哪个环节出现,开始能静下心来静静测定。

除了事,还有人。在实验室时,面临着这么多问题,这么多挫折很难让人不心情低落,徘徊不前,但好在我们实验室三人小队每天都相互督促着实验,有问题就直接提出征询大家想法,然后就在哈哈大笑中度过每天。更为一绝的则是每周的组会,我们每周都会带着一堆问题去导师办公室叽叽喳喳地提出各种问题,当老师耐心向我们一一解答完后,我们就会吃着老师给我们准备好的各种零食,像开茶话会一般从未来发展聊到八卦日常。就这样了解同学和老师的想法,也让我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变得清晰了不少。

把握住自己感兴趣的机会,并坚持并成长;在大量的小组作业中学会跟他人合作,了解他人想法;珍惜BNBU亦师亦友的老师关系,多与老师沟通,更好地去规划学业与职业,这些都帮助我在BNBU的四年过得充实又美好。希望学弟学妹们在BNBU能过上未来想起总能会心一笑的校园生活。




来源 | 生命科学系

文 | 吴晓妍

审核 | 徐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