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秀 | 牛剑录取+2,她们的数学梦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近日喜讯频传,准毕业生不断收到世界顶尖学府抛来的橄榄枝,其中包括理工科技学院数学科学系的两位学子:作为各自专业的专业成绩第一名,陈张菁斩获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双录取,王榭获得牛津大学青睐。今天让我们走近她们,一起看看她们的学习诀窍与成长历程。

陈张菁

● 2025届数学科学系

● 获牛津大学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剑桥大学Part III 应用数学硕士录取

王榭

● 2025届数学科学系

● 获牛津大学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硕士录取


以数学为钥,开启科研之门

从高中起,陈张菁便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第一志愿考入BNBU应用数学专业。在BNBU,系统的学习不断深化她的学术志趣,进一步激发了她对数学的探索欲。她的专业成绩一直位列年级第一。

大二时,陈张菁便加入了数学科学系副教授陈小宜的研究项目,开展生物力学方向的研究。其后她还在陈博士的指导下,在毕业项目中进行生物结构建模与分析,尝试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揭示生命结构的奥秘,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也领略到了数学的巨大魅力!”

王榭和陈张菁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她也一直蝉联专业成绩年级第一,并收获各类奖学金。

而王榭选择BNBU金融数学专业,是被交叉学科特质所吸引:既能掌握金融实务,又能筑牢数理根基与计算思维。大学四年的学习不仅提升了她的数理思维,更培养了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敏锐洞察力。此外,出于对数学的热爱,王榭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程之外,还选修了实分析、离散结构、最优化等数学课程,系统地夯实了理论基础。

王榭的学习笔记

在大三的时候,王榭叩开了科研的大门。通过系里的“学生科研体验计划”,她与导师、金融数学专业副教授Nicolas LANGRENÉ博士结缘,加入了非正定核的随机傅里叶特征的项目研究。这不仅使她深刻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意义,更使她对支撑研究背后的数学推导和理论结构深深着迷。


学霸的方法论:结构化思维+细节控

在学习上,陈张菁和王榭有着各自的方法论。

陈张菁认为关键是要找到数学的乐趣,从看似枯燥的数学符号中体会它们的深层意义。她始终秉持系统化学习策略,通过串联各门数学课程的知识点,构建思维导图,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不仅帮助我灵活掌握所学内容,还让我能够将其应用到不同的领域。”

陈张菁的复习笔记

每个学期,陈张菁都会回顾先前所学知识,并将其与新知识进行联系,而在学习新知识之后,进行及时复盘和场景化应用,从而加深理解。

王榭自称是一个“细节控”,每遇到一个知识点,她都会刨根问底,直到彻底弄清每个点背后的逻辑为止。“比如,为什么一个定义要加某个限制条件?有哪些性质?能否在不同的情景推广?只有学会提出问题、深入思考并主动寻找答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核心。”

王榭同样认为,知识迁移和结构化思维至关重要。“以金融数学为例,我们不仅要掌握Black-Scholes模型的PDE解法,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个模型是如何在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这不仅要掌握数学工具的运用,还需要深入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逻辑。进一步,我们还需要具备将这些理论模型转化为可执行代码的能力。这种从理论到建模再到编程实现的过程,是知识融会贯通的体现。”


她们眼中的BNBU

“在这里,我几乎学习到了所有感兴趣的课程,从基础理论到高阶应用课程,每一门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课程设置也很有特色,涵盖学习、应用和反思,形成了知识体系的闭环。许多作业也很有趣,比如涉及空间想象、编程实现实际问题等,对我的思维训练帮助很大。”陈张菁说。

数学科学系的两个专业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可以互选对方的专业课,也经常一起开展研究。”王榭说。而一个个兼具启发性与实践性的课堂不仅激发了王榭和陈张菁的兴趣,更为她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课堂,陈张菁和王榭都认为大学的另一大收获,来自与老师们的互动。“数学科学系的老师们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他们对数学的理解都非常深刻,也非常热爱这门学科。四年间,我有很多机会和老师们交流,学到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陈张菁说。

“我觉得最共通的一点,是老师们的教学热情和对所有学生的关照。这里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很近,我们总是能得到耐心又专业的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鼓励和指导,我才能逐一克服困难,为大学旅程画上圆满的句号。”王榭说。

2024年BNBU校园开放日,王榭(右二)在机器学习公开课上担任助教

在数学科学系系主任邸亚娜教授的印象中,这两位学生则各具特色:王榭注重数学工具的实际应用,拥有丰富的实习经验;陈张菁则以探索精神见长,始终保持着对新知领域的敏锐触觉。二人的共同特质在于目标明确且规划清晰,且通过持续行动践行自己的发展路径。

而她们的成长轨迹也是BNBU创新教育模式成效的生动例证。一直以来,BNBU依托国际化师资团队,深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在构建硬核课程体系的同时,BNBU也以博雅理念和人文关怀营造温暖、包容的成长环境,助力学子实现多维发展。

2024年,基于“数学+N”模式申请的广东省数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更成功获批。数学科学系副系主任金鹏博士指出,近年来该系学生频获全球顶尖学府录取,且在硕士阶段依然具有很强的学术竞争力,成绩名列前茅,这反映了BNBU培养体系的高水准。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文字 | 陈晓虹 宋可嘉

图片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