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圆满落幕。UIC首次参赛,派出的两支队伍在【珠峰争鼎】和【华山论剑】两个组别中分别获得了广东省团队三等奖。
图源:竞赛官网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委员会主办。比赛每年举办一次,分为3个组别,珠峰争鼎(本科组)华山论剑(本科组)沧海竞舟(专科组)。队伍在报名时需要指定组别,珠峰争鼎设置的奖金更高,竞争更加激烈。每支参赛队由最多10名队员组成,累计积分计算队伍总成绩,而学校成绩为在每个组别中成绩最好的3支队伍积分总和。在比赛过程中,竞赛题目分为基础,进阶,和登顶,难度逐渐增大,综合考察选手的编程和算法能力。
作为 UIC-ACM 的学生教练,这次看到我们的团队在天梯赛、蓝桥杯等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我感到非常开心。这次的获奖也说明从去年九月开始,在计算机科学系的支持和陈佳星老师的组织下开展的训练,是很有效果的。但这些成就也离不开我们的队员坚持常规训练,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线上比赛,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虽然我们团队现在的大赛经验还不够不丰富,比赛策略上还需调整和优化,但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们的团队会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训练,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相比之前一年参加过的各种比赛多了很多的趣味,更大的团队,更多的赛题,少了算法,多了对绝对代码能力和调试能力的考验。十人一组的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都至关重要,面对不断发生事故的平台以及网络的各种状况,队员们处变不惊,在相互之间不能沟通的情况下积极调整,顺利完成比赛。面对比赛中不少“码力题”的考验,很多同学表现出了优秀的调试能力。希望自己在后面的时间里与大家一起继续努力,争取在下一届天梯赛获得更好的成绩。
回想这一年的训练,虽然非常辛苦,但是给我的收获是非常大的。非常感谢李欣泽教练,关越队长和其他同学为我们的平时的集训讲题,备课和出题。也很感谢队友们在我遇到难题很沮丧的时候,还会耐心地给我讲解解题的思路。同时,在ACM队的训练也磨练出我的意志,每次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告诉自己,ACM那么难的题都能啃出来,这点挫折不算什么,然后便调整心态继续投入学习。天梯赛是我加入ACM校队以来打的第二次比较大的比赛,和蓝桥杯不同,天梯赛10人一组,考察的是整个团队的综合能力。很高兴能和我的队友一起努力,取得了省三的成绩。但也暴露出我们在一些知识点上的不足,也督促我们要继续努力赶上,争取在明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很开心有机会参加天梯赛,和队友们为同一套题目一起努力。在比赛的过程中,有bug调不出来的着急,也有想出题目来的激动,赛后和队友们探讨比赛细节,分享解题技巧和经验。我们这次获奖离不开优秀的队友们,同时还有老师、教练对我们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平时的训练和上课对我们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总之,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技术的挑战,更是一次团队协作和成长的宝贵经历。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比赛中继续展现我们的实力,也为能够代表我们的学校参赛感到自豪。
图为计算机科学系主办的第一届UIC程序设计大赛赛后合影及比赛现场
此次参赛队伍来自于UIC-ACM算法竞赛校队。ACM校队由计算机科学系组织,集结了一群热爱编程和算法的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核心是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来更好地准备各类程序设计竞赛,如蓝桥杯、 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被誉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奥林匹克)。UIC-ACM的活动包括国家级比赛的网络预选赛,区域赛现场赛,学年初的招新及新生赛,寒暑假集训,分享会,月赛,培训课等等;也协办了2023年度UIC校际程序设计竞赛。欢迎更多有兴趣,有热情的同学加入UIC-ACM。我们期待在明年的天梯赛中组建出更多更强的队伍,冲刺更高的奖项。
来源 | 计算机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