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数据科学专业毕业生申请季概览

2024届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数据科学专业准毕业生已经陆续收到世界各地的录取通知书,在大学四年收官阶段即将送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截至4月9日,数据科学专业已收到录取通知书 193 份。其中,来自QS2024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学校的有141份,占比73%;QS排名前50学校的有84份,占比44%;QS排名前30学校的有67份,占比35%。

收到的193份offer中来自美国的offer数量最多(53,27%),其次是英国(48,25%),中国香港(41,21%)。

典型的深造学校包括:纽约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治城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同时,我们也邀请到了数据科学专业的几位准毕业生,谈一谈他们对于UIC的学习生活以及申研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学生分享


蔡依琳

录取项目:香港大学(数据科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4.0)、南洋理工大学(生物医学与数据科学)、伦敦大学学院(数据科学)、爱丁堡大学(数据科学)

数据科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学习的机会。几乎每门专业课都会设置个人作业及小组project,让我有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不仅能提升我的编程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掌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同时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的主申方向是新港英,在申请阶段,我个人认为重要性排序为GPA>语言成绩>文书,关键在于提前准备和精心规划。首先,学习成绩要争取做到最好,同时有机会的话多参与科研或实践项目,这样的经历会让你的申请更加闪亮。然后,语言部分(比如托福/雅思、GRE)也别大意,一定要提前准备,给自己留足准备时间,力争一击即中。申请材料里,不管是DIY还是找中介,CV(Curriculum Vitae)和PS(Personal Statement)要亲力亲为,推荐信要提前找好和申请的领域相关且熟悉自己的老师。

整个申请过程是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有许多环节需要我们好好准备,但是这些付出也都是值得的,前期的汗水和努力,最终会兑换成一段精彩的国外(境外)学习经历!


王若昕

录取项目:杜克大学(人工智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科学专业+US$7855奖学金)、莱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计算机工程)

作为数据科学的学生,在UIC度过的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充实而难忘的时光。在UIC,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与提升。在学术方面,老师们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使我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在科研方面,良好的科研平台和资源激发了我的创新潜能,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人培养方面,UIC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我与挚友们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留下了难忘的青春印记。

在申请学校的过程中, UIC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为我顺利进入理想学校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老师们为我们的留学申请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帮助我们顺利完成申请流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如今,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我将怀揣着UIC的美好回忆与深厚情谊,继续前行。感谢UIC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也期待未来能以所学回馈社会,创造更多美好。


廖文彧

录取项目:香港大学(数据科学)、香港大学(公共卫生方向)、爱丁堡大学(高性能计算&运筹学)等

在UIC的数据科学专业学习的四年中,我成长了很多。起初我是一个一点代码都不懂的计算机小白,但我们专业的老师会非常认真的解答我的问题,通过与老师的沟通,我逐步学会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各方面知识。后来我还加入了我们专业老师的三个科研项目组,研究数据科学的应用,以及Knockoffs算法。在每次的组会中,老师都能给项目提出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

在大学期间,我还加入许多兴趣社团及学生组织,如古琴社、传统文化体验社,创联/概帮慈善社和兴趣社团管理委员会,在每一次组织和参与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

在申请学校方面,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努力地在一年中完成了四个科研项目,拿下雅思,将绩点提到最大值。在申请时,我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做到没有纰漏。同时我的申请也离不开我的推荐人杨经纬老师和谢芳老师的帮助。总而言之,UIC的数据科学专业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希望UIC数据科学专业越来越好。


吴涤非

录取项目:伦敦大学学院(风险投资与金融科技私募股权)、爱丁堡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香港大学(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香港中文大学(风险管理科学与数据分析)、南洋理工大学(金融信息)、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信息)

UIC的四年,是一段让人难以忘记的人生旅程。选择数据科学专业,让我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我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多样的专业选修课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统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且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到金融,社会,生物信息等领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UIC倡导的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也提高了我的视野,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在这四年中,许许多多的课程项目让我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老师们在课后讨论问题,又或者是一起探讨申请和就业的方向,让我从中获得了很多非常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关于申研,我想每个人对于想要申请的学校和专业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标化成绩,GPA是重中之重,其次是雅思,GRE之类的考试。我建议可以参考一下往年学长学姐的申请情况,结合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黄心桐

录取项目:纽约大学 (数据科学)、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康奈尔大学(生物统计和数据科学)、伦敦大学学院 (数据科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数据科学)等

我的申研经历不算特别,只是经历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UIC的教育系统为我的申请提供了莫大的勇气与支持。当我准备语言考试时,我常常跟自己说 “拜托,好歹自己受到了学校的全英文教育,区区雅思我势在必得” 。UIC的数据科学专业课程设置非常全面,也为我的硕士申请提供了巨大帮助。在准备申请文书和面试时,平时的project和小组作业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很好的素材,这让我非常感激。在选校的时候,不妨抱着尝试一切可能的心态,宁可多做梦也不要小看自己了,多给自己一些机会。最后,想和学弟学妹们说,UIC的老师是最善良、最好的老师,他们会给予你最真诚的帮助、推荐和支持。


李其乐

录取项目:波士顿大学(数据科学)、东北大学(分析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信息系统管理)、西北大学(数据科学)、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等

高考后,我在选专业时并不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最终选择了前景相对广阔的数据科学专业。一开始,我对数据科学知之甚少,但UIC扎实的课程设置让我逐渐深入了解这个新兴学科。专业课程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理论,还涵盖了机器学习等专业领域,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知识体系。

我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在于探索数据科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而UIC丰富的课程设置和老师的热情指导为我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虽然我的成绩在系里只是中游水平,但我从大二开始着手为申研做准备,积极参与实习、竞赛以及论文的发表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与实践经验,提高了我在申研时的竞争力。

在UIC,我还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如作报告和演讲,我相信这些软实力的提升将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我感激UIC给予的机会和挑战,以及身边那些优秀的同学们,他们的存在激励我不断前进,共同成长。


董嘉怡

录取项目:华盛顿大学(商业分析)、西北大学(法学)、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商业分析)、福特汉姆大学(商业分析+ US$20000院长奖学金)、布兰迪斯大学(商业分析+ US$50000择优奖学金)等

UIC是我高考填报的第一志愿,在当时我向往着UIC博雅教育提供的自由的生活学习氛围和与老师平等沟通交流的环境。UIC英文的教学使我锻炼出了良好的英语能力,也培养了我跨文化沟通能力。而UIC的全人教育使我在专业学习外,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我,规划未来,尝试不同的可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试错机会。

反思研究生的申请,尽早完成标化考试,例如TOEFL/IELTS和GRE/GMAT,这不仅能够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选择适合的学校和项目,还可以避免在申请高峰期产生不必要的压力。提早规划可以明确目标,留出足够时间去完善个人履历,高质量的实习经历不仅可以提升个人专业技能,还能丰富个人陈述提高竞争力。与此同时,申请过程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自己有信心,同时也为不同的结果做好准备。


申请季还在继续,衷心祝愿越来越多的同学可以拿到自己梦想中的offer,搏出更多精彩!

来源 | 统计与数据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