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申请季中,UIC计算机科学系再次展现了优秀的实力,赢得了国际舞台的广泛认可。截至4月12日,多位同学已成功获得世界名校的计算机硕士项目的录取通知,充分证明了他们在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表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同学获卡内基梅隆大学(2024 CSRankings 全球计算机科学排名第一)人工智能工程硕士项目的青睐。这些成绩不仅是对同学们个人努力和学术能力的肯定,也是UIC计算机系整体教学水平和专业实力的体现。在此,我们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继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谭琪润
2024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准毕业生
曾获院长推荐奖学金、一等奖学金
UIC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半额)
新生入学半额奖学金续得(两年*)
(院长推荐奖学金与新生入学半额奖学金续得不能同时兼得)
Offer:
卡内基梅隆大学 人工智能工程学硕士-生物医学工程(MSAIE-BME)
莱斯大学 计算机科学硕士(MCS)
我自幼便喜爱探索科技产品,沉迷于捣鼓电脑和手机的各种功能。怀着对计算机浓厚的兴趣,我决定将本科聚焦于计算机科学领域。选择加入UIC,对我而言,既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从应试教育向博雅教育的转变,使我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求知观念,并调整自己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也促使我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以适应学术需求。经过四年的努力,我深感在UIC所经历的种种挑战都是值得的。这些挑战不仅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也为我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大一和大二两年的系统学习,系里提供的诸如C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编程和软件工程等核心编程课程的学习,使我熟练掌握了C、Python和Java等编程语言,并能够独立进行程序开发。进入大三后,通过学习不同领域的专业选修课,进一步拓宽了我在计算机领域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点,即人工智能开发。因此,我选择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课程,以深入探索和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谭琪润(左)与同学进行项目讨论
我深受周星驰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启发:“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当我得知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选择前往卡内基梅隆大学继续深造时,我内心也燃起了成为他们中一员的渴望。卡内基梅隆大学,作为计算机学科的殿堂级学府,以培养业界顶尖的工程师而著称。我深知,工程的核心在于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于实践。如今,梦想的种子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而UIC所营造的开放包容、交流协作的学术氛围,无疑为我这颗梦想的种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其得以茁壮成长。
为了追逐心中的梦想,在课余时间,我选择了加入Ucode人工智能竞赛队。在竞赛队中,有幸得到指导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引领,开始涉足Kaggle人工智能竞赛。通过定期的组会交流,队友们积极分享深度学习基础、竞赛策略与技巧,以及前沿的人工智能模型应用。在这种积极互动、深入研讨的环境中,我的专业水平和竞赛实力得到了稳步提高,并与队友们共同努力,荣获了两枚自然语言处理竞赛银牌。
得益于UIC提供的各种师生交流的机会,我在大三时向苏伟峰老师表达了自己做科研的愿望,并有幸加入了苏老师的医疗图像研究团队。在周例会上,我与团队成员分享并研读最新的医疗人工智能论文,通过这种方式,我不仅了解到医疗图像领域的基本概念,还学习到了将人工智能引入医学领域的思路和方法。为了解决人工智能模型处理医学图像时所带来的高额算力负担问题,我与队友在毕业设计中创新地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模型结构。在进行了大量模型训练和测试后,我们最终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猜想的可行性。本科期间对人工智能医疗的研究使我坚定了未来的深造方向,我将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继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谭琪润参与组会汇报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深刻理解到辛勤努力和积极行动的关键性。不论最终选择哪所学府,我都将坚定不移地锤炼自身技能,勇敢面对各种挑战与机遇。梦想始终在前方引领着我,正值青春年华,我必将不负时光,持续超越自我,为未来的辉煌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UIC理工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该专业在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多位教授进入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自建校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培养近700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专业基础扎实,在科学研究和项目研发中也展现出强大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每年约8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追求更高层次的学术成就,而直接就业的学生也因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备受企业青睐。
来源 | 计算机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