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季,统计与数据科学系不仅统计学专业录取情况再创佳绩,数据科学专业也有着可喜的结果。UIC数据科学专业于2017年创立,2021年拥有了第一届毕业生。作为该专业第三届毕业生,截至目前统计,2023届学生目前共收到录取通知书203份,其中占比最大的是英国(64份),占比32%,其次是中国香港(40份)、美国(35份)和澳大利亚(35份),分别占比20%、17%和17%。
2023届当前offer地域分布图
各国家/地区拿到数量较多且QS世界大学排名靠前的offer如下:
下面让我们看看几位大四同学对于申请季是怎么说的吧:
杨皓言
目前offer:哥伦比亚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波士顿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
我主申的是美国,英国以及香港的学校。我觉得英国和香港是需要抢占时间优势的,尤其是香港可以发有条件录取通知书,建议大家每年的10月中下旬就可以先投递,美国可以稍晚。对于研究生的申请,个人认为选择专业比学校更加重要,因为需要考虑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读博情况,包括专业的认可度。申请资料的重要性我认为是:GPA>语言考试成绩>奖项=实习>科研>社团经历。
UIC营造了一个非常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很多学术资源。正是在这种氛围之下,我可以积极努力地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面对压力时,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是在UIC打开成功之门的关键钥匙。每个UICer都会遇到在学习和生活上不顺心的时候,但调整好心态这些困难终究会被一一克服。希望大家都能够 “关关难过关关过” ,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申请到理想的学校。
李思睿
目前off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
作为一个DDL选手,我的申请季的一路都在与DDL赛跑。首先,雅思和GRE一定要提早准备并且认真学习、刷题,我并不建议自学。其次是定方向,通过作业考试以及实践的多次反馈,大家一定能慢慢找到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在最后的申请过程和漫长等待中,放平心态享受大学时光是最重要的,趁年轻我们也有试错的资本。
同时我也鼓励大家多尝试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多参与UIC的各项活动和项目。我们专业的老师们不仅技术水平高而且非常热心,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使我受益匪浅。UIC所能提供给大家的不只是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机会,同时,义工课程等拓展性经验也能给予我们丰富的体验与深刻的感受。总而言之,希望大家早准备,多思考,好运常来到。
陈玙涛
目前offer:Erasmus Mundus(伊拉斯谟计划)、香港中文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都柏林圣三一大学、波士顿大学等
我认为在开始留学申请前,需要先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包括考试日期、申请截止日期、推荐信截止日期等。申请材料中,我认为除了GPA硬性指标外,推荐信,个人陈述等都要认真准备,做到样样精彩,处处精心。
在留学申请履历中, UIC的丰富教学资源和博雅教育为我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从大二开始,我就参与了如Kaggle、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科创大赛等多项学术竞赛和创业项目,并在这些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我还有幸参加了牛津大学的暑期课程和法国EDHEC商学院的交换项目。这些经历让我接触到了全球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学者,深入了解了不同文化和教育体系,帮助我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不同的学术环境和社会文化。
注:Erasmus Mundus是欧盟为争取全球优秀留学生推出的留学项目。欧盟硕士项目是由欧盟委员会创立,联合欧盟境内各大院校资源,直接竞争目标为美国名校乃至常青藤院校。
张鸿久
目前offer:哥伦比亚大学、罗切斯特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
我的研究生申请主要集中在美国,选校地理位置集中在加州和纽约地区。在UIC本科期间我对数据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决定将申请重点放在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方面。我个人主要是DIY申请为主,也让中介帮忙写了几所申请难度偏大的项目文书,亲力亲为的申请会让我自己心里更有底,同时也不会受申请项目数量的局限,从而有更多的机会。
另外在此也要感谢系里的各位老师的推荐信,大大提高了申请成功率。同时我也向老师们了解了美国的实际情况,帮助我更加了解申请的学校和就业环境。在FYP项目中,我选择了运筹学相关项目,在唐天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并成功发表论文,这也丰富了我的科研背景,为申请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数据科学作为新兴专业,得益于较强的应用性和大数据时代庞大的市场需求,深受学生和雇主的喜爱。在UIC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数据科学可以和统计学实现交叉学科融合,共享资源,帮助莘莘学子在即将毕业的路上斩获更多让人心动的offer。
来源 | 统计与数据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