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数学科学系金融数学专业优秀学生申研分享(二)

总有点点星光,照亮漫漫学途。上一期我们邀请了数学科学系金融数学专业5位优秀的准毕业生分享了他们申研路上的经验和在UIC学习的感悟。这一期我们同样请来另外5位优秀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和申研方向出发,在更多层面给予学弟学妹新的灵感和启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期的分享者是谁呢?



学生分享



胡馨玥



目前offer:纽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你是否有些自己的申请经验和感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胡馨玥

申请季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建议大家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我认为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提前了解自己意向专业需要哪些先修课,以此作为本科的选修课进行修习,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尽可能准确地匹配自己的特点和学校的要求。先修课的要求在学校官网都能查到,如果错过了UIC的选课,也推荐大家在Coursera等平台上自学,研究生学校一样会认可。

在申请的时候,通常会有很多项目供选择。在确定了主要的申请方向之后我建议大家仔细了解每个项目的特点、优势和劣势,选择不同难度梯度的学校进行申请。保底学校一定要选择自己愿意去的!选好保底后,就可以大胆进行冲刺了。

我申请的是美国方向,我认为文书和定校十分重要。文书的呈现要有效地和自己的经历结合,让自身特点和兴趣凸显出来;而选校上,建议大家不要只看综合排名,美国很多院校尽管综排不高,但某些专业却拥有顶尖的资源,毕业回报率极高。



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

胡馨玥

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将任务分成小的子任务,分配好每个子任务的时间和优先级,确保在时间上合理安排,避免任务拖延和压力积累;

2.   做好笔记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将学习内容、重点、难点进行分类整理,方便日后的温故知新和复习备考;

3.   多练习和应用。对于数学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勤做练习是王道。只有多花时间做题,才能巩固知识和技能、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刘竣瑄



目前offer:卡内基梅隆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治城大学、罗切斯特大学



对于拿到dream offer,你是否有些自己的申请经验和感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刘竣瑄

在大三这一年,我清晰地发现自己擅长什么领域、喜欢什么方向:我对计算机、编程相关的课程十分着迷。卡内基梅隆大学是一所计算机神校,我心之向往,也是我申请过程中最难的一个冲刺项目!之前痛苦的语言备考、每一年的实习积累、文书的反复修改,这一切都因收到dream offer而变得更有意义。

面对申请季,大家一定要早做规划和准备,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申请过程中的焦虑。我见过太多同学因为晚作准备而被迫改变自己最初的申研想法。

我认为,焦虑作为申请的必备情绪,不可能做到不焦虑,但也不要过度担心,step by step做好每一件事,GPA、标化考试、实习、科研、材料准备、材料投递等。脚踏实地,不让自己在任何一个环节中留下遗憾。



在UIC的四年学习生活,你有什么感悟和体会?

刘竣瑄

在UIC学习生活的四年中,很大程度提升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管是专业课的学习,还是其他通识课程,老师都会引导我们从源头出发,从过程进行多角度分析,并在最后得出多元化的结果。UIC就是这样一个培养我们思考的地方,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业生涯和就业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金数的专业课集中在大三,进到大三后,我有了更多的成长与思考。不论是在课程的体验过程中,还是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实践项目上,都是能够让我清晰认识自己的过程。同时,由于专业课很密集,我在这一年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在与他们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也令我视野开阔、受益颇多。



王一竹



目前offer:纽约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



对于面对申请季和拿到心仪offer,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吗?

王一竹

我主要申请美国,因此对托福和GRE是有要求的,要尽早考出相应成绩。对我而言,我没有过多地追求这两项成绩的高分,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实习和科研项目中去。美国学校比较看重综合背景,相较于英港学校的申请,更适合GPA没有特别突出但又很想去好学校的学生。

密歇根安娜堡是我大三就开始了解并很喜欢的学校,收到它的offer让我非常开心!那边的学术氛围很浓厚,也拥有非常多的职业项目和实习资源。同时这个城市也比较安全,这点在女生的择校选择上也是比较重要的。研究生的申请是一件很玄学的事情,每个人都期待好结果,但也不能过度焦虑,因为这并不代表你的未来。

我知道很多大二大三的同学此刻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去什么层次的学校,也不明确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我觉得这些都不是现阶段该考虑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这些,在申请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学好专业课,打好扎实基础,明确自己的申请方向,其他的就交给运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不留遗憾。



在UIC金数专业学习和生活,你有什么感悟和体会?

王一竹

在UIC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我和我的同学经常约着一起在金数机房学习,碰到不懂的会一起探索和讨论。金数的助教老师们都很nice,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尽早寻求帮助,他们都会很热情地帮我们解答。我觉得,组建一个朋友同学间的学习小组,能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另外,平时要仔细阅读PPT,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可以买中文书对照着学习,或者上知乎/Bilibili等平台看视频加深理解。

最后,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要强迫自己学习。每个人的状态都有需要调整的时候,在自己状态不佳时可以大睡一觉或适当出去轻松一下,哪怕和朋友吃个饭也是好的。过度强迫自己只会本末倒置,一定要学会play hard and work hard。只有以最优的状态投入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吴卓根



目前offer: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型硕士(MPhil)、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研究型硕士(MPhil)、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针对港校申请,和MPhil的申请你是否有些申请经验和感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吴卓根

相比于比赛、实习经历和语言成绩等,个人感觉港校更加看重高GPA,因此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的学生更受港校青睐。在时间上,我建议大家尽量赶在第一轮提交申请,港校的竞争愈发激烈,越早申请被录取的概率越大。晚申选手容易导致战线拉长,在心态上会更焦虑。申请完后也不要坐以待毙,适当适时地主动发邮件询问进度。面试必须准备充分:面试的问题多偏向于对专业知识概念的考察,甚至会覆盖大学三年的学习内容。

申请MPhil需要撰写研究计划书。我的研究方向是Risk Management中的Portfolio Optimization,确定与院校研究方向契合的选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提前联系意向导师也可以提高申请的成功率。在港中文复试前,我提前阅读了意向导师的论文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计划写了读后感,后来收到导师高度评价,这对我的成功申请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简历和文书中要体现出自己的研究能力。平时可以参加一些以学术为导向的比赛,在暑期也可以参与一些研究项目,提前探索自己的研究兴趣并与导师建立联系。



在金数学习了四年,你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吗?

吴卓根

大一大二我们学的知识基本都是数学和统计,对金融数学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但在大三全面接触专业课后,你们会发现前两年的数理知识巧妙地应用到了金融领域。通过数学的方式理解金融世界,非常有趣。在这个卷的时代,也许你们会觉得现在的学习很煎熬,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够好。但当你有了清晰的目标、收录梦校offer、站在更大舞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真的很厉害。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最后,感恩过去构建的现在,努力奋斗属于自己的未来!



陈泓晰



目前offer: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请你谈谈拿到offer后的感受,分享一些好的经验和感悟吧!

陈泓晰

收到港科大金融数学的offer对我来说是以圆梦的方式结束了我的申请季。很开心即将前往环境很好的心仪学校,就读符合我职业导向的专业。

对于研究生学校的申请,常规的努力提高GPA、考到符合要求的标化成绩、参加与申请相关的实习很重要,定校和心态也非常重要。在我个人看来,选校不是追求极端的保底或冲刺,更多的是每一个选择的学校和项目都有你想去的理由,都是你觉得在那里可以有所收获的。而保持良好的心态会有效减少申请季期间不必要的焦虑,看到别人的拒录不要过多地联想到自己,社交软件上的数据和信息也不一定全部真实有用。走好每一步去提升自己更能决定最后的结果。

最后,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在UIC金数专业学习生活的四年对你有哪些帮助?

陈泓晰

UIC的四年我除了学会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学习、提高做事效率外,更多地是感受到学校的自由和包容性:我能自由选择自己想上的课程和想做的事,也从不断地试错中明白什么才最适合自己,明确自己对金数专业的喜爱和对未来方向的选择。不仅如此,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多样,不仅能学到数理知识,还能接触金融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研究课题。更重要的是,我还遇到了很多让我尊敬的导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UIC的四年每一步都很重要,所有遇见的人和事都值得被珍藏,走过的每一步也都算数。希望学弟学妹们也是如此。


寄语

在申研的道路上,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去珍惜,每一次机会都值得去把握。最后,祝福每一位申研路上的同学,勇往直前、不畏困难,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启人生新篇章!




相关院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