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育部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共同承办的“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现场展示”在线上顺利举行,我校理工科技学院生命科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2020级的张梓煊、冯安桉、丘桐雨在邢琳娜老师的指导下凭借作品《虚拟现实结合互联网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新型一对一心理干预方式》,荣获“现实问题解决分论坛”一等奖。
心理学专业同学获“现实问题解决分论坛”一等奖
参赛同学参加论坛决赛现场展示
本次全国论坛共有来自101个单位的231件作品报名参加遴选,其中“心理学实验设计分论坛”作品67件,“心理学产品设计分论坛”作品80件,“现实问题解决分论坛”作品84件。
为了积极备战全国论坛,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举办了校内双创论坛选拔活动,由何义炜副教授与Thomas Huggins老师担任评审。校内评选中,刘鑫同学在李珮慈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心理学实验设计”分论坛第一名;张梓煊、冯安桉和丘桐雨同学在邢琳娜老师的指导下获得“现实问题解决”分论坛第一名;宋葳、陈凯莉、姚雨辰和郭子萱同学在李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心理学产品设计”分论坛第一名。其中张梓煊、冯安桉和丘桐雨组顺利挺进全国论坛决赛现场展示。
项目简介
非自杀型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发生率约为17%-18%,且在逐年增加。这个年龄段的个体容易自我否定,相对缺乏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张梓煊、冯安桉和丘桐雨同学根据青少年对互联网使用的偏好设计了虚拟现实与互联网结合的APP平台,支持青少年在家长监护下进行心理咨询。平台功能除了常见的线上预约、咨询师匹配、心理测评,还包括更具有创新性的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来访者进行远程心理辅导;同时平台也兼容线下咨询,并设置线下虚拟现实房间供青少年进行虚拟场景体验,以提高青少年抗挫力、情绪感受与调节等能力。利用互联网的特性,APP还汇总了全国各地24小时危机干预热线以全方位提供求助渠道信息。概括来说,“我们在已有的互联网心理干预项目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从而为有效缓解青少年非自杀型自伤行为的发生率提供了一种现实解决方案。”
(来源:应用心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