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专业面向大一新生开展的师生交流会于2021年4月21日晚上七点正式开始。交流会由课程主任邸亚娜教授主持,参与分享的老师有:UIC副校长(学术)、理工科技学部院长黄华雄教授,金融数学专业张强教授,计算机专业时红建教授,数据科学专业朱圣鑫博士,应用数学专业王子键博士,数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马静博士。应用数学专业孙伟伟教授、王玉亮博士、张思聪博士、蒙许成博士也应邀出席。
理工科技学部院长黄华雄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求学时选择专业的经历,简述了学好数学对自己求学方向选择上的帮助。“(数学)基础打好了,往后的求学方向会更宽广,看兴趣(在什么地方),有很多方向可以做”。交流会的开始,黄教授现身说法告诉同学们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性。
张强教授以“数学有什么用”为切入点,分享了金融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一是举例说明如何用数学分析图表;二来数学可以为投资和消费的决策提供帮助。
时红建教授则以“数学在工业时代有什么用处”为引子,列举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例子,说明现代生活中如何利用数字化保存数据,数学是算法的基础;紧接着介绍了数字化自1948年以来的发展史;随后,时教授用图像处理、傅里叶变换、视频编码及图像恢复等实例,说明了这些操作背后都需要强大的数学理论作为基础。
朱圣鑫博士作为一名应用数学背景在数据科学专业任教的老师,用大量实例给同学们说明了如何“应用”数学。朱老师一开始就从具体数字入手,抛出“如何买车更优惠”的问题,引入数学在计算“年费率”“级数”上的应用;随后分别以“如何预测COVID-19的疫情拐点及最终感染人数”为例提出“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提出用数值优化的方法解决图像匹配问题;分享了如何用IMU和GPS实现自动导航和自动驾驶等实例。
马静博士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以“互联网行业的数学需求”为题展开她的分享。首先,从业界的角度说明了互联网业务对AI的巨大需求,一一列举了在图像视觉、自然语言、“搜广推”业务(指网易云、抖音等平台根据用户搜索推荐相应产品)、路径优化上AI的应用;接下来,马博士单独以其中的“搜广推”业务为例,说明AI对数学的依赖;最后,马静博士从当下业界前端、产品、后端、运营等相关业务人员的职场地位、薪资水平及转型难易度分析,着重说明了学好“算法”所能带来的优势,并分享了其心法——“算法思维”就是“数学能力”。
王子键博士从他研究的方向入手,讲述了“应用数学在植物土水流动方向的案例”,探讨了在研究课题时遇到问题要如何用数学方法做研究。王老师从三个维度,讨论了在实验中“归纳推广”,通过收集数据“统计拟合”,最后提炼模型“推导简化”,使用这些数学方法来“研究现实”。
在听完老师们近一个小时的分享后的问答环节,应用数学系大一的同学们纷纷踊跃提问。问题主要集中在要如何应用“数学”进行研究和工作,以及具体的“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两方面。
有同学提出“应用数学专业在本科能做什么研究”,张强教授的回答是:先跟老师摸方向,再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去了解学习,了解行业实际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在回答“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及“学数学应该从何时开始往应用方向去转,如何努力”的问题上,老师们都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很难真正区分开,关键还是要打好基础”,邸亚娜教授如是说。“(学数学)不要记住结论,要记住方法,要学习思维的过程”,张强教授向同学们分享了数学的学习心法。
接着有同学提出“如何应对‘内卷’的社会”及“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这两个问题,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宝贵的求学经历和人生经验,给同学们答疑解惑。
最后黄华雄教授和邸亚娜教授再次感谢了各位前来分享的老师,交流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文/图:林淀婷
来源:理工科技学部